通訊員 吳亞君 黃云慧
累計發展市場主體4069戶,規上企業74家,今年新注冊企業50戶,個體工商戶91戶……近年來,漢濱區五里鎮堅持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厚植營商沃土、抓實項目保障,以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鎮建設為抓手,積極搭建平臺,主動靠前服務,為企業紓困解難,以營商環境大提升為經濟“蓄能”、為發展“加分”,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建好平臺 打造高效便捷政務環境
“我是旬陽人,去年底在五里鎮便民服務大廳一個窗口就辦完所有手續,然后順利開業,這里地段好,人流量大,現在生意穩定,在五里開店來對了。”位于316國道五里集鎮段的艾美士餐飲店負責人劉治花說。
走進五里鎮便民服務大廳,前來辦事的群眾絡繹不絕。窗口工作人員潘瑩說:“現在創業者登記注冊‘一網通辦’,材料、流程簡化了,辦事方便了,大家干事創業的勁頭更足了!”
取消6項審批手續,4項審批手續改為備案登記,13項實行告知承諾……五里鎮立足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求,推進“一窗通辦”改革,以政務服務“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標準化建設為抓手,在完善鎮村政務服務功能的基礎上,以鎮辦權責清單為基礎,編制五里鎮便民服務中心辦事指南,統一規范服務事項的辦理條件、材料、時限等,規范辦理要素,明晰辦理流程,實行動態管理,為辦事企業、群眾提供標準化服務。
同時,編制《五里鎮“一站式”服務制度匯編》,建立便民服務中心與職能部門職責互補、政策互通、審批互動、業務互助、信息互聯“五聯動機制”,優化審批服務流程,切實打通為民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極大提升企業、群眾辦事方便度。
服務加力 提振經濟發展活力
走進五里鎮張營村怡鑫現代蠶桑生態循環科技示范園,自動化養蠶場及相關配套設施建設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我們企業能夠一步步發展壯大,除了我們自身努力外,更是與當地政府的支持幫助密不可分。”示范園負責人張樂感慨道。
為破解企業發展瓶頸,2023年,在五里鎮的大力支持下,張樂的示范園啟動二期智能化自動養蠶工廠建設和園區產業路硬化建設,建成后年可養蠶20批次2000張,產鮮繭80噸,產值400萬元,可帶動300余人就業。
大到爭取項目資金、獎補政策兌現,小到用工宣傳、材料審批、產銷對接,自2015年回鄉創業以來,該鎮幫張樂解決的問題不勝枚舉。政府主動問需,提供“保姆式”服務,全力將“卡脖子”事項解決在前端,讓張樂切實感受到五里營商環境的“溫度”。
想企業所想,急群眾所盼。五里鎮堅持市場導向、聚焦市場需求,當好市場主體“店小二”,不斷優化招引方式,采取外出招引、以商招商、老鄉牽線等方法,廣泛吸引客商、外地企業、返鄉人才在五里投資興業。扎實開展領導干部“雙包一解”(包項目、包企業、解難題)活動,幫助企業協調解決生產經營中所需水、電、路、網等配套設施建設等問題,積極落實創業就業政策。
全鏈條、全流程、全周期的“一站式”服務,打造了項目招引落地的“五里速度”。該鎮2024年16個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鎮項目均已開工建設,已竣工1個。西康高鐵、月河快速干道、垃圾焚燒發電、污水管網延伸、集鎮天然氣等重點項目加快推進,民榮5萬頭生豬養殖項目建成投產,磨溝口月河大橋正式通車,新便民市場、鎮區道路提升改造、污水管網延伸、停車場建設等項目建成投用。
優化環境 提升城鎮文明形象
今年“五一”期間,在五里新便民果蔬市場舉辦的“首屆啤酒音樂季”在音樂、啤酒、美食中將夏日的專屬歡樂推向高潮,共吸引游客4萬余人次。
“以前農貿商貿市場混在一起,交通堵塞不說,老舊設備存在安全隱患,消費購物體驗很差,現在新便民果蔬市場建好了,進一步滿足五里群眾生活所需,提升了整體鎮容鎮貌,讓煙火氣增添了文明風。”該鎮黨委副書記王進說。
針對群眾反映舊農貿市場臟亂差問題,該鎮采取市場化運營,拆除存續32年的老農貿市場,遷建至集鎮以東余家河箱涵區域,新建便民果蔬市場門面35間、大棚1200平方米,將原農貿市場改造為集鎮文體廣場,配建綠地、停車場,并結合周邊區域打造成集休閑、娛樂、商購為一體的集鎮商貿中心街區。
為營造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該鎮整合鎮安全辦、城管執法大隊、市場監管所、經濟辦、規劃所等部門力量,在春節、五一、端午節等節日前對轄區的超市、商鋪、網吧、燃氣銷售點、餐飲店等重點場所開展安全生產聯合檢查,對發現的安全隱患問題,現場提出整改意見,責令限時整改,為全鎮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向好提供堅強保障。
同時,為打造干凈、整潔、舒適的發展環境,該鎮常態化開展集鎮環境整治工作,持續解決集鎮和316國道沿線車亂停、攤亂擺、人亂竄的“三亂”問題,鋪設集鎮中心路段人行道地磚4200平方米,建設標準化公交站3處、公共候車亭3個,設置果皮箱40個,垃圾箱120個,全面整治街道占道經營、占道堆放等亂象,保障人民群眾出行安全,助推發展環境增“顏”提“質”。
水美則魚肥,土沃則稻香。優質的營商環境,讓廣大市場主體活力和創造力充分迸發。截至目前,全鎮累計建成省市區級農業園區28個,龍頭企業14家、合作社組織172家,落實轉移勞動力就業3萬人;發展家庭工坊戶43戶,成立織襪企業2家,帶動就業150余人;建成社區工廠32家,其中總部級10家,帶動就業3100余人次,年產值突破8.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