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柯賢會 龔主苗
經營主體多、服務類型多、監管事項多,人員卻相對緊缺……如何解決基層市場監管面臨的難題,更好地為群眾和經營主體服務?漢濱區市場監管部門借助大數據、物聯網“智慧大腦”,將食品安全、醫藥器械、特種設備監管等整合到“智慧監管平臺”,把復雜的業務工作轉化為簡單的終端操作,推動市場監管向“互聯網+智能”轉變。
“請穿好工作服,戴好廚師帽,注意操作規范。”在漢濱區市場監管局智慧監管中心,工作人員通過視頻監控提醒某敬老院廚師規范操作。
“智慧監管指揮中心是集分析研判、監控保障、調度指揮、任務處置功能于一體的智能大數據中心。目前,納入監管平臺經營主體有3785家,其中接入視頻的試點用戶344家,接入攝像頭537路,主要包括學校、養老機構、餐飲企業、醫療單位、特種設備等重點單位、重點領域和重點人群。”該中心負責人介紹。
通過該中心的指揮大屏,可以看到分布在全區的監管點位,點擊具體點位可以快速查看市場主體資質、從業人員信息、監管人員、餐飲后廚實時直播視頻。如果在視頻中發現違規行為,可以及時通知企業主體責任人或者該機構監管人員對存在的違規行為進行整改。
除了“視頻可視”之外,智慧監管平臺最大的亮點是AI識別技術,平臺通過數據分析和AI識別技術,對涉及企業證照、從業人員健康證臨期或過期預警、后廚等情況自動識別、自動判斷、自動抓拍,一旦有違規情形,系統會自動識別并發出預警,目前已累計發送1600余條預警信息,實現“可識別、可抓拍、可示警”。
抓拍預警之后,就到了業務轉辦環節。通過向監管部門和經營主體雙向同步發送預警信息,經營主體可主動整改并上傳整改結果,預警信息消失;經營主體未及時整改的,指揮中心可對所在市場監管所下發轉辦任務,要求在指定時間內辦結,整改后核簽歸檔。通過“線上監管、線下整改、線上報告”,實現從發現問題、到處理問題、結果歸檔的閉環管理。
如今,漢濱區市場監管轄區內人少事多的矛盾依然存在,但在“智慧監管平臺”的幫助下,市場監管繁多的服務事項有了更清晰的條理,群眾的“急難愁盼”有了更高效、更便捷的解決方式,科學的監管和服務方式,帶來的不僅是工作效率的提高、工作流程的優化,更是服務質量的提升和群眾更好的體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