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汪孟良 許天波
“雙龍鎮是陜茶一號的發源地,是我省唯一擁有國家級茶樹主導品種的鄉鎮。搶抓機遇,持續做大做強陜茶1號,引領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對促進雙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在第三期雙龍大講堂上,陜茶一號育種人、研究員王衍成這樣講到。
近年來,雙龍鎮立足區位優勢和地域特點,深入踐行“因茶興業、因茶致富”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三聯共建”為載體,延鏈補鏈,探索“茶旅+研學”“茶旅+康養”茶旅融合新業態,走出一條“因茶興業、以茶促旅、茶旅融合”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支部聯建,黨建引領聚合力。持續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凝聚起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全面過硬的強大合力。城鄉聯建提水平。雙龍鎮7個村黨支部分別與8個包聯單位黨支部開展支部聯建活動,持續推進村級黨支部政治理論學習制度化、規范化和常態化,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今年以來各支部聯建開展健康義診、茶葉種植、耕地流出治理等主題黨日活動16場次,聚力提升黨建工作水平。內外聯建促提升。龍泉村黨支部與常州市武進區洛陽鎮岑村簽訂“四方雙結對、共建示范村”結對協議,幫助理清發展思路、明確目標定位,協調資金777萬元建成標準化黨群服務中心、潤安大橋、污水處理等重點項目,不斷提升支部服務群眾的水平。謝坪村與天瑞源支部簽訂農業種植協議,免費提糯玉米、油菜等種苗,促進了農業產業發展。村村聯建共發展。以第一書記“組團服務”為依托,打破區域界限,9個黨支部定期召開黨建聯席會議、共同組織“主題黨日”活動,從交流互鑒、黨建互學、鄉村共建、產業合作等方面開展共促共建活動,9個村黨支部聯手促進“陜茶一號”發展、“民生茶社”社會治理等工作,集中了黨建的力量來辦實事。
產業聯盟,強村富民見實效。大力推行“企業+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發揮“聯農帶農”機制,實現“以企業帶產業、以產業帶農戶”,讓群眾鼓起“錢袋子”。大力推廣優質資源。“陜茶一號”入選農業農村部農業主導品種以來,種苗供不應求,大力鼓勵激勵村內漢水韻茶業有限公司擴大種苗繁育規模,為全國6個省市年提供優質“陜茶一號”種苗5000萬余株,產生經濟效益1000萬元以上。提升整體技術水平。依托漢水韻茶業有限公司在茶葉生產加工銷售方面優勢。先后組織各支部、合作社、能人大戶到園區開展種苗繁育、園區管護、加工技改培訓30余場次,將800余名農民就地轉化成了茶葉育苗、種植、加工等產業技術工人,全鎮發展高標準茶園達到1.8萬畝,實現了人均一畝茶,戶均增收5000元目標。持續拓展銷售渠道。“陜茶1號”先后在茶文化節、中博會、交易會上進行展示推介,其獨特風味和“安全、綠色、健康”形象也得到了群眾的認可。
與龍泉村聯系結對幫扶的市委辦公室、江蘇武進區岑村購買“陜茶一號”茶葉2000余斤。同時組織區內2名第一書記參加“嗨購安康年”直播帶貨活動,銷售雙龍鎮特色農產品、土特產價值20萬余元。
資源聯享,培育發展新動能。堅持資源聯享,互學互鑒,譜寫雙龍建設新篇章。共享民生茶社做法。村兩委班子成員每天安排1人接待群眾,為群眾泡一杯熱茶,認真傾聽群眾聲音,及時回應群眾訴求,推動政策在喝茶中宣講、民意在喝茶中聽取、矛盾在喝茶中化解、難題在喝茶中解決、發展在喝茶中謀劃,如今民生茶社已成為群眾學習宣傳、民情收集、矛盾調處、扶困濟難和服務群眾的新陣地,受到群眾一致好評。及時分享民生茶社的做法經驗,為新華社區、橋山村新建民生茶社提供經驗指導。共享矛盾調處經驗。高質量服務保障西渝高鐵重大項目建設,“九率一度”調查結果一直位居全市全區前列。認真總結征地拆遷、項目施工等矛盾中“靠前協調、提前介入、公開透明、及時踐諾”等好的工作經驗,為全鎮開展矛盾調解提供了寶貴經驗。共享新民風培育做法。龍泉村作為全區孝義文化創建示范村,堅持聚焦創建目標,結合民風、產業實際,推出“孝之茶、孝之相”等特色做法,扎實推進培育工作,持續深化“誠孝儉勤和”新民風建設,久久為功倡樹文明新風,及時分享創建過程中的好做法好經驗,共同促進全鎮村風民風持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