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吳靜文
8月29日,早上6點鐘,漢陰縣脫貧辦宋玲玲被一段手機鈴聲鬧醒。
“小宋,你這會兒在家里嗎?我給你送了一點洋芋,你家在哪里我給你送上來。”小宋迷迷糊糊聽出了聲音,是她的那位“親戚”——結對幫扶的觀音河鎮合心村貧困戶譚奎興。見面后,小宋夸了一句:“你還挺早的嘛,都跑了20多公里路。”他挺不好意思地說:“現在我每天都起來的早,乘涼快做一早上活兒。”小宋要給他土豆錢,他生氣地說:“這二三十斤而已,你要給錢,我就背回去了。”看他一臉的誠懇,小宋就勉強收下了,叮囑他以后不許再給送任何東西了。
譚奎興走了,小宋想起他這一年多的變化,很欣慰。
2018年初,小宋剛接受新的幫扶任務,了解老譚的人就對她說:“這個人,有名的懶鬼!一天就知道信神,天天敬菩薩。”一段時間的了解,小宋發現這話是真的,老婆得了病,他天天求神拜佛而不帶醫院去看,兩年前病死了,給他留下一個還在上大學的孩子。村上給老譚安排了一個公益性崗位,清掃1公里村道,每個月600元工資,掃了一早上,他嫌累又嫌工資少,再也不去了。
家里3間土木結構的房屋破破爛爛,經鑒定屬D級危房,按照政策要求,D級危房需要拆除重建,可老譚死活不同意。他說,等孩子上完學,估計也不會回家來常住,自己身體有病,不能勞動,總之一句話,堅決不動。
小宋結對幫扶后,為了改變他,堅持每周到他家去一趟,幫他做一些事、催他種莊稼、帶他去醫院看病,勸他建房子,慢慢地,老譚發生了改變。
去年下半年,房子拆除新建了,地里也種上了莊稼,今年,更是種了大片田地,4畝油菜、3畝芝麻、1畝多土豆,老譚說今年的莊稼收成特別好,油菜和芝麻除了留下自己一年需要的,還可以賣幾千塊錢。新菜籽油榨出來,他第一時間裝了50斤,要送給小宋,小宋推辭不掉,就故意生氣地說:“你知道嗎,收你這么多油,我就違規犯法了!”最后,按市場價給了錢。
“老譚,現在這個房子住著好呢還是以前的老房子好?”小宋與譚奎興交流時隨口問道。老譚愣了一下,臉紅了:“那當然是現在的好,都怪我以前人太懶散了!”他滿臉慚愧地說:“我總覺得孩子不在家,就我一個人,房子能將就住就行了,不想費神。”
小宋說:“你看你現在多好,種了這些莊稼,一年有幾千塊錢的收入,自己的零用錢就夠了,兒子已經大學畢業在外打工,以后娶了媳婦回來住也可以,新房子建在路邊,做啥事都很方便。”
老譚感激地向小宋保證:“你放心,再也不懶了,一定把日子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