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馮友松
一座城市的發展,因文明更有動力;一座城市的夢想,因文明更顯精神。站在新時代的起點,守望文明,踐行文明是每一個人的責任,更是使命。如今的漢陰,街巷公園、干凈整潔,城鄉面貌、煥然一新,道德模范、引領風尚,志愿服務、情暖人間,凡人善舉不勝枚舉、身邊好人頻頻劇增,精神文明建設累累碩果,新風正氣不斷積聚,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
鞏固文明縣城 綻放文明風采
該縣自2014年授予省級文明縣城以來,持續圍繞“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工作理念,把鞏固提升省級文明縣城作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和提升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抓手,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聚焦文明縣城工作的薄弱點、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精準施策、靶向發力,用實際行動奏響文明協奏曲。
2020年4月10日,縣委書記周永鑫在全縣召開的鞏固提升省級文明縣城工作推進會上強調:“鞏固提升省級文明縣城事關全縣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發展工程、民心工程,要對標對表,必須提高站位抓創建、緊盯目標抓創建、堅持問題導向抓創建、加強領導抓創建、強化措施抓創建,努力建設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
在2020年鞏固提升工作中,相繼調整了城市創建工作指揮部人員,配足配齊工作人員,先后印發《漢陰縣鞏固提升省級文明縣城工作實施方案》《漢陰縣鞏固提升省級文明縣城實地考察點位測評標準》《關于做好文明城市公益廣告宣傳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指導性文件,堅持長計劃、短安排、定期議、持續抓,把各項指標任務落實到各主責部門、分解到點,逐層逐級壓實責任。
縣委常委、縣委統戰部部長李長國在推進會上指出:“文明城市創建不單單是為了牌子,目的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市民素質,擦亮縣城名片,更重要是為了漢陰的發展,為了百姓的幸福和福祉。”
創新鞏固提升方法,運用“321”基層治理模式,對縣城實行網格化、精細化管理,縣四大家分管領導各包聯一個社區,會同社區黨支部書記為一級網格長,68個部門“一把手”會同社區居民組長為二級網格長,縣直部門黨員干部作為志愿者會同社區中心戶長為三級網格長。并建立完善了“街長負責制”“門前四自一包”“周三文明實踐志愿活動”“早晚清掃、定時收集、全天保潔”的鞏固文明縣城的常態機制,全縣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職工以志愿者的身份,帶頭開展文明宣傳和服務活動,解決大小難題4880多起。
強化宣傳教育,編印《市民文明手冊》3萬冊,廣大市民主動成為鞏固文明縣城參與者、宣傳員。利用融媒體、電子顯示屏、每周快報、倡議書、宣傳車等載體廣泛開展文明縣城宣傳,累計宣傳報道成效和曝光不文明行為290多期,設置公益廣告1640多條,一批批精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亮相縣城大街小巷和公共場所,隨處可見的公益廣告即宣傳了文明縣城創建,洋溢著濃濃的正能量,起到隨時隨地正面教育引導作用。
“在2020年鞏固文明縣城工作中,聯合相關部門開展文藝志愿演出宣傳“六進”活動、“文明縣城我的家”主題征文、傳唱《幸福漢陰文明花》歌曲、踐行文明萬人簽名活動、“傳承好家風好家訓”等活動,廣大干部群眾說文明話、干文明事、做文明人,人人參與,人人踐行文明的風氣不斷高漲。”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張顯斌如實說到。
城市建設,硬件是關鍵,僅2020年縣公共財政保障支持創建活動預算經費共計2991.4余萬元,主要用于省級文明縣城建設等專項經費和群眾精神文化活動及民生基礎設施建設,新增劃停車位2000余個,增設信號燈和電子警察設備7處,設置3處文明交通語音提示設備等設施改造提升,一系列基礎設施的改善和提等升級,文明縣城的“金字招牌”開始真真切切轉變成了漢陰人民自豪的“幸?诒”。
典型示范引領 激發榜樣力量
在縣城雙八路旁長約100米圍墻上,由縣自然資源局制作的全縣第三屆“道德模范”和首屆“漢陰好人”共28人典型感人事跡墻,圖文并茂。“這件事做的很好,有干部、還有老百姓,這里面很多人我都面熟呀,他們的事跡確實感人,值得學習宣傳,到周末我們老帶孫子來好好看看,接收一下教育,這比我們在家直接口頭教育還起作用。”一位老大爺和他的老伴一邊看、一邊自言自語的說到。
蕩起心靈之舟,打造文明之城。該縣認真貫徹《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精神,不斷加強道德模范、身邊好人、文明家庭、最美志愿者、好婆婆、好妯娌評選表彰宣傳力度。
2020年縣委文明委印發《第二屆“漢陰好人”評選表彰活動實施方案》,通過村、社區、鎮級逐級評選推薦,縣級聯審評定了第二屆“漢陰好人”45名。同時由縣婦聯命名表彰“文明家庭”20戶、“最美家庭”11戶、“好媳婦”“好婆婆”“好妯娌”30名,人人向善,新風滿城。
發揮模范和典型標桿引領作用,三年來累計評選表彰縣級“道德模范”“漢陰好人”“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婦”“文明小公民”“美德少年”等典型1300余個,張元江、李傳文、王遠菊等入選“中國好人”,縣公安局雙河口鎮派出所民警查滿家榮獲2020年2月份“陜西好人”稱號。一個個“可敬、可親、可學”的典型引領、情感認同提高市民文明道德素質。
深化新時代精神文明單位創建,修訂出臺《漢陰縣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社區、文明校園創建管理辦法》,實行文明單位動態管理,2020年全縣共計申報創建各類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91個,城關一小、中壩村、查振坤老師家庭分別榮獲全國文明校園、文明村鎮、文明家庭榮譽稱號,草橋村、實驗小學分別榮獲省級文明村和文明校園稱號,實現了文明校園30%、文明鎮100%、文明村60%的目標。
堅持把“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建設工作作為一項重大任務和民生工程,嚴格按照“美麗鄉村•文明家園”建設“十個一”標準要求,著力打造示范村鎮,全縣有124個村達到“十個一”建設目標,達標率為87%。
縣交通局副局長盧火焰詳細說到:“為扎實做好文明交通工作,我們推行“文明號”文明交通實踐工作,制定工作實施方案和“文明號”駕駛員考核評價辦法,在公交車、出租車車身加大核心價值觀和“講文明、樹新風”等廣告宣傳,司機佩戴“文明號”紅袖章接受群眾的監督,2020年9月8日,舉行了“文明號”公交車、出租車授牌儀式,對評選出的“文明號”公交車、出租車進行了表彰。”
“文明餐桌”推進卓有成效,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舉辦踐行“文明餐桌 、公筷公勺•引領文明新風尚”主題活動,制作了一批漢陰特色公筷推廣運用,指導各賓館酒店和農家樂實行不同顏色區分“公筷公勺”和“私筷私勺”,提倡“光盤”行動,教育引導干部群眾堅決摒棄面子觀念、攀比心理和跟風心態,“文明餐桌•公筷公勺”已成為干部群眾自覺行動。
文明善行實踐 盡展時代新風
扎實開展“車讓人•人守規”文明交通勸導工作,縣委文明辦、縣交管大隊、縣志愿聯合會牽頭,按照定時間、定地點、定要求常態化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工作,各部門、社區志愿者不間斷走上街頭十字路口進行文明引導,“紅馬甲”和“紅袖章”成為縣城最溫暖、最靚麗的一道道風景。
建設“善行漢陰•志愿小城”,不斷壯大志愿者隊伍,使志愿服務活動呈現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2020年表彰了最美志愿者10名、最佳志愿服務組織11個、最美志愿服務村(社區)4個、最佳志愿服務項目2個,南街社區郝海霞榮獲2020年陜西省最美志愿者榮譽稱號。
全縣黨員干部群眾個個都成了志愿者,背街小巷、交通路口等場所隨時都能看到身穿“紅馬甲”身影。2020年抗疫期間,縣志愿者聯合會與縣慈善協會聯合發起“齊心戰疫情、志愿保平安”—抗擊疫情公益募捐活動,共接收捐款171.3萬元,物資折價21.4萬元,招募轄區33名青年教師為該縣52名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子女免費提供網上學習輔導,一系列大型志愿服務活動成為精神文明建設特色之一。
新時代文明實踐引領文明新風尚,2020年9月25日,縣委宣傳部組織召開會議啟動新時代新時代文明實踐“慈善愛心驛站”建設工作,在陜煤集團的傾力資金支持下,縣委文明辦、縣民政局、縣慈善協會、縣志愿聯盟共同配合指導各鎮和村(搬遷社區)建設工作。
新時代文明實踐“慈善愛心驛站”總站建成并運營,成為鞏固提升新民風建設的“升級版”。張顯斌介紹到:“我們在相關鎮和9個易地搬遷社區擬建立一批“慈善愛心驛站”分站,廣泛發動縣內外干部群眾將閑置的衣物、生活用品捐贈到縣城各社區、各鎮設置的二手物資愛心回收點,給捐贈者積分記錄到“道德銀行”個人存折上,通過群眾做好事善事積分換物品,真正讓群眾從實際行動中得到需求實惠。”
重塑新民風,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以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為重點,深化道德評議、移風易俗、文化傳播、文明創建、誠信建設、依法治理“六大活動”,實施規范提升強基、道德建設促進、文明習慣養成、突出問題整治、搬遷社區新風塑造“五大行動”,開展“誠孝儉勤和”五字新風“身邊好人”評選表彰,2020年全縣累計開展村級(社區)身邊好人529人、鎮級身邊好人191 人、部門身邊好人 89 人,發布紅榜560人、黑榜190人。
大力弘揚以沈氏家訓為代表的家訓家風,通過學家訓、定家訓、守家訓,正黨風、帶民風、純家風,打造了一批家風家訓示范家庭、示范村、示范鎮?h文聯主席、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沈儉說到:“我們以創建“中國家訓文化之鄉”為載體,通過“選點示范推廣家訓、千家萬戶比學家訓、文明單位厚植家訓、爭先創優融入家訓、善行漢陰踐行家訓、最美家庭詮釋家訓”實踐活動,2020年全國首個“中國家訓文化之鄉”創建成功并授牌,成為“三沈故里”一張精神文化名片。”
如今的漢陰,文明之花處處綻放。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已成為漢陰人民的自覺行動,現代人文、綠色生態、舒適宜居、文明和諧已成為漢陰形象的真實寫照,文明的氣息、道德的力量正悄然提升著這座城市的品質,文明之光已灑遍“三沈故里”的每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