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沈建培 林愛銘)漢陰縣教體系統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學校課堂教學主陣地,狠抓育人方式改革,筑牢“三個課堂”,構建全面融合育人體系,有力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
優化“第一課堂”,夯實學校育人主陣地。開展“課堂革命•漢陰行動”,聚焦有效備課、有效上課、有效訓練、有效檢測,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構建與新課程理念相適應的“備教學評研”課堂教學新常態。開展教育教學常規督導,夯實學校常規管理。堅持骨干帶動、名師引領、名校聯盟,實施名校、名師、名校長工程,著力提教師管理者和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推進信息化與教育教學的融合創新應用,優化課堂教學、轉變學習方式,提升課堂教學效益。推廣教師線上線下混合式研修模式,實施課堂教學達標活動,促進課堂教學提質增效。
豐富“第二課堂”,拓展學科育人新載體。制定《漢陰縣教體系統關于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實施方案》《漢陰縣中小學體育藝術工作管理辦法》《漢陰縣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實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制定考核評價辦法,做到學科育人。全縣各學校結合課后服務開設的第二課堂校本課程達到了近800門,開課率100%,35000余名學生自愿參加,參與率90%。常態化開展科技節、藝術節、讀書節等活動,檢驗素質教育成果。把課后服務作為“五育并舉”的重要平臺,圍繞答疑解惑、素質拓展、張揚個性、閱讀鑄魂、強身健體等五個方面,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發展需求菜單,提升課后服務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打造“第三課堂”,開拓實踐育人新渠道。制定《漢陰縣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的實施方案》《漢陰縣中小學生研學實踐勞動教育基(營)地管理辦法》,打通學校與社會、教育與生活的壁壘,積極探索實踐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的育人方法和實施途徑,實現校內校外融會貫通。截至目前,全縣已建立1個國家級、4個市級研學基地,2個市級勞動教育實踐基地、8所市級勞動教育示范校,開發研學課程30余門,初步形成具有縣域特色的研學工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