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輝 徐歡
文化廣場,“文化使者”們宣講著黨的創新理論;十字路口,“紅馬甲”們指引群眾文明出行;敬老院里,“小紅帽”們為特困供養老人理發洗漱……一支支身著紅馬甲、頭戴小紅帽的志愿服務隊,用善行義舉傳遞“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精神,成為漢陰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阡陌蕩新風,文明花正紅。今年以來,該縣以文明創建為動力,不斷加強文明實踐陣地建設,豐富志愿服務內涵,發揚榜樣引領作用。通過科學謀劃部署、整合資源力量,廣泛凝聚價值共識,厚植文明情懷,涵育道德素養,讓漢陰大地煥發新氣象,文明花開滿城芳。
思想引領,傳播黨的好聲音。該縣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以“汲取精神力量、共建錦繡漢陰”為牽引,通過招募退休老教師、老黨員、道德模范、鄉賢能人,組建理論宣傳志愿服務隊,深入開展黨的創新理論、道德規范、文明新風、移風易俗等群眾性宣傳教育活動,著力在宣講中引導、在示范中帶動、在實踐中塑造,不斷弘揚文明新風尚、匯聚文明實踐新動力。
為確保理論宣講緊貼群眾生活、滿足群眾所需,該縣深入開展“百姓講堂”“映前三講”“道德課堂”“群眾故事會”,通過創新宣講形式,以“點單式”“互動式”宣講調動群眾參與積極性,通過黨員談、模范講、群眾聊的形式,用接地氣、有活力、有溫度的鄉音土話,將理論“大道理”變成群眾身邊“小故事”,實現了群眾坐得住、喜歡聽、記得牢。截至目前,全縣累計開展志愿服務理論宣講2396場(次)。
志愿服務,激發文明新動能。1個實踐中心、10個實踐所、159個實踐站實現了文明實踐陣地縣、鎮、村(社區)三級全覆蓋,558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按照年有方案、季有安排、月有計劃、周有活動的要求,深入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大街小巷和社區鄉村,身穿紅馬甲的身影隨處可見,志愿服務的力量讓文明新風浸潤著每個人的心田。
今年以來,該縣立足轄區居民群眾需求,積極推行“點單式”志愿服務,通過“321”民情在線,深入調研轄區群眾日常生活面臨的困難矛盾,廣泛征求群眾的意見建議,按照群眾“點單”、陣地“派單”、志愿者“接單”模式,圍繞群眾“急難愁盼”拓展志愿服務項目,常態化開展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聚力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該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還持續推進志愿服務工作制度化、常態化、規范化,深入發動理論宣講、法律科普、農業科技等領域能人志士加入志愿者隊伍。截至目前,注冊加入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29000余人,培育服務群眾的特色亮點志愿服務品牌項目10個。
移風易俗,新風正氣撲面來。該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創新工作方法,充分利用村規民約、居民公約、道德評議會等推進移風易俗,持續開展群眾性教育,積極提倡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喜事小辦、陋習禁辦,引導群眾轉變思想觀念,著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婚事要新辦、白事要簡辦、不辦無事酒……”“以前辦喜事擺酒席大家比著辦,一次比一次辦得熱鬧,但是花費大、浪費多,F在大家都懂道理、明事理,不再攀比了,這就是思想上的進步。”12月7日上午,在漢陰縣城關鎮鳳臺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一場互動式移風易俗大講堂如期開展。
該縣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為主題,深入10個鄉鎮開展問卷調查,全縣2萬余名群眾參與建言獻策糾治陳規陋習,在新鄉賢、新村民、老黨員等教育引導下,通過示范村、示范戶引領及“一約四會”管控約束,凝聚移風易俗共識。此外,該縣持續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行動,“家風家訓示范村”“文明一條街”“十星級文明戶”等一大批標桿典型涌現,讓轄區居民群眾學有榜樣、做有標準,形成人人支持文明創建、人人參與文明行動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