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劉虎 馮友松)近年來,漢陰縣大力實施人才振興工程,做活“引才聚才、培才育才、用才留才”三篇文章,集聚各方面優秀人才,著力打造人才創新創業向往之地。
做活引才聚才文章,集聚四海賢能。突出“大人才觀”,實施“產業+專家站+人才”模式,聚焦緊缺人才引進難的堵點痛點,通過給編制、給補助、給服務的方式,以產業鏈布局人才鏈,圍繞縣域新材料、富硒食品、生態旅游、智能制造、新能源五大產業鏈高端人才需求,建立引才聚智“三張清單”205個,建成市縣級專家工作站18個,采取“雙招雙引”“校地合作”“百名博士助百企”等機制,通過“定向招+柔性引+靈活調”等途徑,以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吸引四海賢能。2023年剛柔招錄和柔性引進各類人才376人,有力促進人才涌入、資金回流、項目回遷、智力回哺,以充沛的人才資源催生新質生產力,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一批高端人才在縣域內申請發明專利41件、成果轉化33項,1家新材料企業獲批省級首批秦創原引用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項目。
做活培才育才文章,育好本土精英。聚焦鄉村振興,就地挖潛育才,實施“鄉村人才超市+特聘專家+鄉土人才”模式,圍繞糧油蔬菜、畜牧、水產、茶葉、蠶桑、食用菌、林果等農業組建6個不同類別“結對幫扶指導服務隊”,精準制定“用戶需求、技術攻關、人才培育、跟蹤回訪”四張清單,采取“理論傳授+實踐操作+跟蹤服務”方式,通過村組問單、用戶下單、超市配單、人才結單、組織評單“五單”機制,每年培育手工藝者、民間藝人、技術能手、電商營銷人員、種養殖等“田秀才”“土專家”5000余人,本土新農人智力供給與農業發展需求高效匹配。實施區域人才提質,通過“訂單式+內育+外培”等方式,持續抓實“教育衛生人才培養、文化旅游人才培養、優秀企業家培養、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產業技能人才培訓、青年人才選育”等十項工程,補短強弱育人才,推動本土人才質與量雙提升。
做活用才留才文章,涵養人才生態。實施“紅鏈領航”行動,緊扣全縣重點產業,推行支部聯建、產業聯盟、資源聯享“三聯”機制,通過“產業鏈黨委+產業鏈+人才鏈+先鋒服務鏈”模式,發揮產業鏈黨組織引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將特聘專家、高技能人才、本土人才緊緊嵌入產業鏈周圍,以“黨建鏈”賦能“產業鏈”串活“人才鏈”,以平臺搭建讓各類人才競相展技,推動更多人才深耕一線、服務發展。涵養拴心留才“好生態”,用好用活每年300萬元人才專項資金,落實縣級領導聯系服務專家人才制度,以走訪調研、節日慰問、紓困解難等十足誠意禮遇人才,通過人才公寓、綠色就醫通道、子女上學優選擇、配偶就業安置等系列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才關心的“關鍵小事”,以精準服務的“用心”換取人才的“真心”,努力打造“近悅遠來”最佳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