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黃純田 劉萬思如
馬家河蜿蜒于鄉間田野,黨旗在兩溝三山四面坡飄揚,一座座農家小院整潔明亮,寬敞干凈的彩虹步道上行人如織……漫步漢陰縣西南的平梁鎮清河村,一幅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畫卷徐徐展開。近年來,清河村以建設標準化黨支部“六項行動”為總抓手,將黨建示范點創建與產業集群發展和打造“千萬工程”示范村等工作相結合,不斷建強支部堡壘、壯大特色產業、扮靚人居環境,推動基層黨建提質增效。
“刷白劑里邊一定要加石硫合劑……”在清河村柿子產業園,村集體合作社理事陳前銀正在指導著村民如何規范管護柿子樹。
不斷地學習和實踐,讓陳前銀有了“多重身份”。如今的他不僅是村集體合作社的理事,還是村里有名的“土專家”。
2021年,清河村的幫聯單位漢陰縣委編辦發現柿子樹十分適宜在當地栽種,也深受村民喜愛,市場前景也很廣闊。經過一番考察,富平尖柿在清河村落地生根。如今,柿子產業已發展成為集旅游、攝影、采摘于一體的鄉村特色產業,讓不少村民在家門口鼓起了錢袋子。
這正是清河村以黨建促振興的生動實踐。鄉村振興,關鍵在人。為充分發揮基層堡壘戰斗力,清河村黨支部將選優配強村干部、引人才返鄉作為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不斷優化干部隊伍結構,著力實現學歷、能力、年齡“兩升一降”。每年召開返鄉青年創業座談會,為做好鄉村人才“引育留用”工作、發展產業提供堅實支撐。
“目前,清河村在柿子、烤煙等主導產業中儲備人才9人,選拔‘土專家’4人,充實到村集體合作社中,為本村產業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村黨支部書記陳公明說。
除提升村干部隊伍整體能力水平外,該村還將漢陰縣“第一書記組團服務”作為重要切入點,深化“三聯”工作機制,由第一書記黃純田牽頭解決千畝烤煙產業提質增效擴產的問題,通過組團服務、跨村聯動、抱團發展,實現優勢互補、聯動互助,發展同謀、合作共贏,進一步強化協作力量,推進產業發展。
清河村不僅有強大的富民產業,還有干凈整潔的村道、多彩的特色墻繪、美麗宜居的院落。在幫扶單位市婦聯的指導下,該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和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調動婦女和家庭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帶領村民開展人居環境整治,開展以“家風美、庭院美、居室美、廚廁美、綠化美”五美庭院創建評比活動。由清河村婦聯執委、巾幗志愿者、女黨員組成的“媽媽衛生檢查團”,按照“五美庭院”創建標準每季度入戶檢查評分,評選示范戶,對措施有力、成效顯著的戶,總結推廣先進經驗,予以通報表揚。同時,以廁所革命、污水處理和垃圾治理為重點,聚焦村莊巷道、房前屋后、道路沿線、垃圾頑固點、水渠壕溝、秸稈亂堆亂放等重點地段和部位,全方位無死角開展集中整治活動。
“經過風貌改造后,村里的街道干凈整潔,家家戶戶門前還建起了小花園,日子很愜意!”村民楊景宇說。
為了讓小庭院有美景更有“錢景”,該村大力鼓勵村民盤活閑置資源,因地制宜,以家庭為單位利用房前屋后、路邊溝邊種植經濟林果、花卉苗木,發展庭院經濟,組織村“四支隊伍”入戶與村民面對面交流,講清政策。同時,發動基礎較好、示范性強的黨員群眾帶頭發展庭院經濟,以點帶面、輻射帶動更多村民參與其中。截至目前,清河村共發展庭院經濟戶280戶,打造示范戶205戶、小作坊28個,栽種各類林果樹苗共計1萬余株。
村容村貌變好了,村民自然對生活品質有更高追求。清河村在推動基層治理走深走實上做起了文章,通過探索“黨建引領+321基層治理”發展模式,整合黨建網格、綜治網格等,由村干部包組、黨員聯戶,將區域內的人、地、物、事全部納入網格管理,建立健全“五治融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實現鄉村治理“一網統籌”。還利用小組會、院落會等陣地,推行“由村民說事、黨支部集中議事、村‘兩委’合力辦事”的鄉村治理模式,讓村民及時了解本村發展方向、惠民政策、供求消息,村民也可以通過“建言獻策”參與治理。同時,充分用好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婦女兒童之家、圖書室等陣地,成立新時代志愿服務隊伍,以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將黨的方針和政策講給村民聽,引領鄉風文明落地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