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皋縣滔河鎮“百草園”
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廖垚 劉少波)修了水泥路,通了水和電,村民收入提高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都變成了現實……嵐皋縣近年來發生山鄉巨變,中藥材扮演了重要角色。如今,走進嵐皋縣鄉村,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山坡山種植的大都是中藥材。
初春,行走在嵐皋縣藺河鎮蔣家關村的青山綠水間,空氣中不時飄來陣陣藥草清香,讓人精神為之一振。
“我們村有60多戶種白芨,現在已經有500多畝了,每戶年均收入在2萬元以上。”嵐皋縣藺河鎮蔣家關村村民陳玉梅邊忙活邊說著自己“藥”財夢。中藥材綠了生態,又鼓了老鄉腰包,能讓綠水青山成為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金山銀山。嵐皋縣山川秀麗,風景獨特,發展中藥材產業既是助農增收的扶貧產業,又是保護生態環境、發揮生態優勢的綠色產業。中藥材產業是嵐皋縣農村貧困人口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是調結構、促增收的富民產業。蔣家關百畝黃金茶園、千畝魔芋園、千畝藥材園如雨后春筍,蓬勃發展,農民的“錢袋子”也漸漸鼓了起來。
滔河鎮雙向村利用優越的自然條件和充裕的勞動力,吸引嵐皋縣晟發農林科技有限發展公司和秦茂農林發展有限公司相繼落戶該地,大力發展黃連產業,共建成黃連種植園區兩個,黃連總種植規模達到1000畝,總投資規模超過300萬。今年1月20日,雙向村舉行2017年度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秦茂、晟發兩家農林中藥材種植公司和繁盛勞務公司為全村百余貧困戶共發放勞務工資165萬元,人均增收8000元。今年以來勞務公司累計發放工資達到95萬元,人均增收750元。藥材種植成為富民強村主導產業,種藥材讓嵐皋縣農民發“藥財”。
蔣家關村、雙向村中藥材種植基地只是嵐皋縣發展建設中藥材“百草園”基地的一個縮影。
嵐皋地處巴山北麓,境內氣候溫潤,植被繁茂,河流眾多,生物資源極其豐富,素有“巴山藥庫”、“巴山藥谷”之稱,現已查明有林類1300種、食藥用植物2000種以上。嵐皋有神奇的南宮山,南宮山中又多神奇的中草藥。如,七葉一枝花、三七、黃精、細辛等等。很多常見的“閑草”,在這里就變成了“靈藥”!
近年來,嵐皋縣搶抓國家高度重視中醫藥事業和我省全力加快隴藥產業發展帶來的政策機遇,緊緊圍繞打造“秦巴藥都”和創建“綠色道地”藥材品牌的目標,立足資源優勢,狠抓基地建設、龍頭培育、精深加工、市場營銷和倉儲物流等重點工作,全縣中醫藥產業初步形成了種植標準化、加工精深化、倉儲規模化、市場專業化、產品品牌化的發展格局,產業效益日益凸顯,中醫藥已成健康扶貧樞紐。
去年以來,嵐皋縣以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為契機,將中醫藥產業融入精準脫貧工作,積極落實中醫藥優惠政策,認真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切實加強中醫服務體系建設。嵐皋縣委、縣政府認識到中醫藥的根基在基層,中醫藥事業的發展重點也在基層。在發展中藥產業的同時,加強中藥資源保護合理的利用,打造一批中藥材現代農業園區,通過加強中藥材的培育體系建設和種植基地建設,積極探索種植集約化規;a模式,改變中藥材分散種植的局面。采取推進產地加工、強化質量監管等措施,扶持當地中藥材企業做大做強,實現中草藥園區產業發展與縣域經濟發展的雙贏。
如今在嵐皋,中醫藥產業正在成為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區域首位產業,對全縣財政和農民的收入貢獻率接近三分之一,中醫藥產業增加值占到了全縣工業增加值的“半壁江山”,幫助更多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為確保嵐皋中醫藥產業發展,未來該縣將進一步建立健全中醫藥產業發展推進體制機制,確保中醫藥產業發展各項部署落到實處。尤其要加大中醫藥產業發展支持力度,發揮資金、項目投向引導作用,統籌利用好中醫藥產業相關資金與項目。
嵐皋縣衛計局負責人表示,“2018年,我們將一如既往開拓創新,做好精準脫貧工作,幫助更多貧困群眾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