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陳城
“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群眾院落會,主要目的是傳達縣兩會會議精神和今年農業相關的補貼政策,一起商量一下今年種什么,怎么發展。”
“我們村民宿區游客越來越多,大家口袋也鼓起來了,我要點名表揚人居環境搞得好的幾戶人家,整體環境好了生意才能越做越紅火。”
“老陳的媳婦兒過世了,家里三個娃娃都在上學,還有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老陳又患有大病,沒有任何收入來源了,村上建議把他家納入低保,大家舉手表決一下。”
……
在嵐皋縣民主鎮棗樹村的一場院落會上,干部群眾圍坐一起話家常、談變化、講政策、評優秀。這里沒有嚴肅的會場氛圍和固定的會議流程,板凳圍成一圈無需分清主次,通俗的語言、親切的鄉音加上時不時穿插的俏皮話,氛圍熱烈而溫馨,每個人都興高采烈地參與其中。
“村上會議室離我家太遠,老了不會騎車,實在不方便去,F在村干部就在附近院子里和我們一起坐下來講政策,邊說邊問,我聽得明明白白,還能發表意見,參加這種會議我樂意得很!”場上一村民高興地說。
近年來,隨著該鎮不斷推廣“講政策、嘮家常、聽民生、解民憂百場院落會”活動,越來越多的群眾對村級工作從“不了解、不參與”向著“主動問、主動做”轉變,小小的院壩里,大家各抒己見、貢獻良策,基層社會治理取得顯著成效。
據了解,民主鎮有著嵐皋縣最多的脫貧人口、最多的搬遷戶、最多的農村人口、最多的行政村和最大群眾干部數量比,落實政策時,不是群眾居住分散無法集中推進,就是工作人員太少逐戶上門效率太低,這“五個最多”使得簡單的工作推進起來也會困難重重。
為了將各項工作任務落實落細,將鄉村治理之網織密織細,鎮政府將需要村民集體參與的大會進行分解,將需要挨家挨戶推進的工作進行整合,以農戶院落為載體,用“嘮家常”的形式把工作一一落實。
三年來,群眾對院落會的參與熱情愈發高漲,通過院落會解決矛盾糾紛500余起,推進了棗樹村“客路故鄉”民宿集群、田灣村手工苕糖非遺作坊等多項富民惠民項目建設,通過院落會評選“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婦”“好女兒”近百名,其中有三人通過推送獲得省市級榮譽稱號。“百場院落會”看似場次多,實際卻是為干部減了負,為群眾增了“富”。
“面對面群眾才會聽、實打實群眾才會信、心連心群眾才會跟著一起干,群眾嫌會議室太遠、太大、太悶、太嚴,那我們就把干部下沉到群眾中去,用他們喜聞樂見的方式與大家交流,政策落實下去了,民心也就聚起來了,小院壩不小,作為干群共謀振興的‘大舞臺’剛剛好!”民主鎮鎮長潘學武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