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建春 張忠樹)“喜事年年有,唯獨今年多。” 2016年12月9日,平利縣正陽鎮八仙村同一天迎來兩件喜事,一個百年好合,一個喬遷新居,巧合的是這兩家男主人小名都叫 “水兒”,都是今年脫貧的貧困戶。說起兩個“水兒”的脫貧經歷,那可是高山上敲鼓――四面聞名(鳴)。
小“水兒”大名楊宗水,前些年一直在外打工漂泊,三十七八還光棍一條,雖然能說會道,可說媒的一看他家破舊土柸房和65歲體弱多病的老娘,都打了退堂鼓。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得知他今年回家的信息后,立馬上門宣傳脫貧攻堅惠民政策,動員其新建或舊改房屋,返鄉發展產業脫貧致富。在村干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多次勸說下,楊宗水終于鐵了心留下來,鑒于自家承包地都在房前屋后、老母親不愿挪“窩”、自己單身家底兒薄的實際,他選擇了舊房改造。說干就干,小伙子做事麻利,舊房不但重新換了木料和瓦,還用水泥磚挨著擴建了一間偏房進行整體加固,原來的露天廁所和豬圈也改造成了平房,后面建起一排雞舍,場地利用十分合理。說起養雞,楊宗水家的資源條件特別占優勢,水、電、交通都方便,周圍也沒其他人戶,屋后幾十畝荒山林地一圈圍,雞的放養空間廣闊無憂。最為可喜的是,
楊宗水在外打工認識的一位四川南充女子,看到他家充滿生機的變化和“水兒”勤勞智慧的表現后,毫不猶豫地答應嫁給他。楊宗水不但如期脫了貧,還脫了“光”,這喜訊像風一樣迅速傳遍十里八村,小伙兒都趕來討喜糖,順便瞅“洋”媳婦,當然也有吃醋的,喝了喜酒還酸酸地嘀咕:“如果沒有好政策,干部不幫扶,‘水兒’還是‘水’,那媳婦絕對‘泡湯’。”
大“水兒”尊名何清學,原住六組屈家溝老山趴,脫貧攻堅的號角吹響后,鎮村干部跋山涉水幾次到他家,動員其搬遷,從人身牲畜財產安全、水電路網絡基礎設施、政治經濟文化娛樂,到生老病死醫療安葬、孩兒子孫上學創業,可謂苦口婆心,倔強“死腦筋”的何水兒總算動了心。“建房地址村里聯系協調,保證離集鎮近,就醫、就學都方便。”村支書和主任稱熱打鐵保證。“錢不夠,可以享受縣里的‘5321’金融扶貧政策。”八仙村的信貸經理也趕緊表態。鎮上干部見何水兒兩口子還有顧慮,再次宣傳:“房建好后,國家補助6萬左右。”這等好政策,還猶豫什么?老實人下了決心九頭牛都拉不回來,不到一年時間,何水兒就在一組集鎮建起一幢兩間三層的小樓房。仰瞧著新樓,環視著四周,俯瞅著豬圈里的三頭大肥豬,遠眺十畝黨參今年大豐收,何水兒難抑心中感激,逢人便夸政策好、干部好。他現在的“處境”正應了鄉親送給他的賀喜對聯:昔居山溝破墻爛瓦難安
身,今住街邊磚混樓房奔小康。橫批是:今非昔比。他暗暗再下決心,一定要像大家伙兒祝福他們那樣:“進華堂勤勞依舊,遷新居四季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