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吳明林) 脫貧攻堅開展以來,許多貧困戶除了因為收入未達標、兩不愁三保障沒有達到外,自身“等、靠、要”思想和攀比、爭貧風氣依然存在,成了扶貧工作的“硬傷”。為加強對群眾思想的引導,平利縣三陽鎮結合新民風建設,充分發揮榜樣、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以道德評議為抓手,通過設立善行義舉榜,廣泛開展十星文明戶、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評選活動,大力挖掘傳播身邊的勤勞致富典型和好人好事,以典型示范帶動,激發脫貧內生動力,鼓勵貧困戶樹立致富信心,自力更生、艱苦奮斗。
三陽鎮泗王廟村村民張功炳,全家7口人,父母雙親已經年過古稀,三個孩子都在上學,妻子患有內風濕,家里就他一個人掙錢養家,基本生活很難有保障。2014年,經過各級評議,將他評為貧困戶后,以前有種植絞股藍經驗的張功炳在鎮村幫扶干部的鼓勵下,整合自己的土地,開始了小規模的種植,并且收入很可觀。在嘗到甜頭后,他不僅自己擴大了種植規模,還積極動員周邊群眾跟著他一起干。日子一天比一天過得好了,現在的張功炳不僅蓋起了小樓房、辦起了加工廠,就連絞股藍批發銷售的程序也掌握了,順利在2016年底實現了脫貧摘帽。在道德評議會上,被評為正面先進典型的張功炳說起自己一路走來的艱辛里程,這個五尺高的漢子自己都感嘆,因為他曾經也苦惱過、氣餒過,日子過不下去的時候也想過去找政府要一點,但在關鍵的時候,黨和政府拉了他一把,讓他重樹了生活信心,現在他不僅自己富了起來,還帶動周邊貧困戶跟他一起發展、一起致富。
同樣被評為正面典型的桂芳兵,也是一條“硬漢”,一個人獨自生活的他居住在偏遠的泗王廟村四組,交通不便加之患有殘疾,日子過得十分艱辛,但他身殘志堅,被評為貧困戶后立志要靠自己的雙手擺脫這種生活現狀。有過養豬經驗的他在鎮村干部的幫助下,將原來養的兩頭豬擴大到現在的六頭,腿腳不便,干不了別的,把豬飼養好就成了他的主業,雖然很辛苦,但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把日子過好他就覺得很高興。今年,飼養母豬已經產崽兩窩,純收入就達到了4000元,現在村里在安置點給他分了房子,在入住前他還不忘主業,多次向村“兩委”提出申請,希望能在安置點附近建設豬圈,繼續發展他的養豬產業。
目前,在三陽鎮像張功炳、桂芳兵這樣不等不靠、勤勞致富的貧困戶還有很多,該鎮正廣泛在各村開展道德評議,將這些正面典型的先進事跡梳理出來,通過善行義舉榜、“新三陽”微信公眾平臺、鎮村文化墻等進行大力宣傳,使更多的貧困戶樹立自強致富的信心,激發內生動力,助力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