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陳旬利 王曉軍)2017年以來,平利縣紀委對標中省市紀委要求,把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作為重要政治任務,立足工作實際,不斷創新,堅決糾正查處扶貧領域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為脫貧攻堅提供可靠的紀律保障。
利劍高懸,層層傳導壓力。一方面,縣紀委充分運用典型案例作用,不斷加強黨員干部警示教育;另一方面印發《開展扶貧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建立扶貧領域投訴舉報平臺,實現了從縣上到鎮到村舉報電話“張榜公布”。同時,聯合縣脫貧攻堅辦公室,將投訴舉報電話、舉報郵箱印制在脫貧攻堅政策宣傳材料上,讓紀律監督深入村組、走進貧困戶家里,引導群眾參與監督,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列出清單,把扶貧領域易發多發違環節作為監督重點。針對縣級扶貧領域容易發生的貪污挪用、截留私分,優親厚友、虛報冒領,雁過拔毛、強占掠奪,向扶貧資金財物“動奶酪”的行為,縣紀委列出“監督清單”,作為重點查處對象;同時把貧困戶識別不精準、精準幫扶不扎實、扶貧搬遷工作嚴重滯后、脫貧攻堅工作推進不力、村干部挪用公款和干部套取搬遷補助款等6個方面作為督導和明察暗訪中關注的“重點”。
創新“紅黃綠”機制,加速線索處置。創新推行“紅黃綠”預警提示機制,對扶貧領域違紀線索處置受理后立即列入“紅黃綠”預警中,找準了執紀審查工作存在“病癥結”,及時亮起“信號燈”,提醒工作人員解決“腸梗阻”,保證了線索處置的時效性和科學性。每月的“紅黃綠”預警提示,對紀律審查情況算了一道“明白賬”,同時也大大“提速”了扶貧領域違紀問題的處理,增強了紀律的震懾力。
用好“四種形態”,從嚴執紀問責。嚴明扶貧領域紀律,持續轉變執紀理念和執紀方式,把握紀律審查的力度和節奏,認真踐行“四種形態”,真正做到挺紀在前,保持了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2017年,平利縣紀委共受理信訪舉報192件,處置問題線索307件,“五種”處置方式562次,其中擬立案159件、初步核實253件、談話函詢17件、了結133件,立案176件,其中科級干部21件21人,給予黨政紀處分191人,移送司法機關5人,實施容錯糾錯9件,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132件,排名全市前列。運用“四種形態”共處理黨員干部366人,其中第一種形態處置173人、占47.2%,第二種形態處置161人、占44%,第三種形態處置27人、占7.4%,第四種形態處置5人、占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