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陳金山
巡回宣講傳遞時代好聲音,文藝下鄉豐富群眾精神生活,志愿服務助推核心價值觀……近年來,平利縣高位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以縣、鎮、村三級為單位,以志愿服務為基本形式,充分整合資源搭建實踐平臺,創新實踐載體,豐富實踐內涵,有效打通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2021年12月14日,西河鎮磨溝村村委會廣場,燈光璀璨,人頭攢動,這里正在舉辦文藝演出,舞蹈、獨唱、表演唱、地方傳統戲曲、音樂快板輪番上陣,精彩紛呈的節目贏得了陣陣掌聲,也讓現場觀眾忘記了冬日的寒冷,演員和現場群眾互動合唱,一個個精彩的節目將現場氛圍推向了高潮。
在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平利縣整合系列宣傳文藝演出,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志愿服務活動,在節目內容上,文藝工作者盡可能使用“大白話”“農家話”,通過“曲藝+理論”把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黨史學習教育、縣十七次黨代會精神等黨的好聲音、好政策傳遞到千家萬戶。
“縣委十七次黨代會報告中6次提到長安鎮,報告指出要將長安鎮建設成為全國特色小鎮、省級旅游名鎮,我們社區是長安鎮最大的社區,必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們黨員干部一定要積極帶頭抓住機遇,做好社區工作,多為群眾辦實事。”在長安鎮長安社區文化禮堂,廖寶山正在給黨員群眾宣講縣委十七次黨代會報告內容。今年36歲的廖寶山是長安社區副主任,他經常利用黨課、村民代表大會、院落會向村民講解黨的理論、上級政策、鄉風文明、安全知識等。
“我們在各個鄉鎮都成立了宣講隊,每個村都有宣講員,宣講員會不定期向村民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政策、村史村情、道德模范典型事跡以及移風易俗倡議等內容。”平利縣委文明辦干部任冬莉說。
2021年,平利縣圍繞黨的創新理論、惠民政策、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等主題,累計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理論宣講200場次,惠及15000余人次。
連日來,在平利縣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身穿紅色馬甲的志愿者,他們投身抗疫一線,積極做好“守門員”“登記員”,開展疫情防控宣傳、人員摸排等工作。“我們社區是一個城鄉接合的社區,有2488戶6565人,農村戶口居多,外出務工人數也多,疫情防控摸排難度很大,光靠社區工作人員,遠遠不夠,有了附近10多名志愿者的加入,切實提高了工作效率。”平利縣城關鎮西城社區黨支部書記盧銀花說。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平利縣以文明實踐為依托,以專長為引領,廣泛開展科技興農、健康義診、文藝下鄉、文明交通等文明實踐活動,“小紅帽”“紅馬甲”已成為城市街頭的?汀=刂聊壳,全縣注冊志愿服務隊200支,注冊志愿者5000余名,累計發布項目2300個,志愿服務時長近26萬小時。
下一步,平利縣將堅持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作為加快推進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抓手,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著力在建好質優量足的志愿服務隊伍、打造務實有用的志愿服務項目上下功夫,把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精準化、常態化、便民化、品牌化要求落到實處,為平利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