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吳禮財 陳子帆
10月31日,夜幕降臨,平利縣廣佛鎮香河村河濱路熱鬧非凡,一盞盞河邊路燈齊刷刷亮起,伴隨著小廣場傳來的歡快舞曲和朗朗笑聲,點亮了村民們愜意美好的“夜生活”。
白天干完了農活兒,晚上還能在這里看看電影、跳跳舞,這是67歲的村民趙大蓮此前從未想過的。“以前河邊漆黑一片,走路怪嚇人的,加上村上也沒有像樣的活動場所,大家回家就早早休息了,現在這個小廣場寬敞明亮,除了帶孩子來散散步,和姐妹們跳跳舞,偶爾還能有電影看呢。”趙大蓮說。
如今的香河村不斷深化“美麗鄉村 文明家園”建設,隨著村內公共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村民生活品質有了提升,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沿著河邊小廣場向南步行數百米,便來到香河村的孫家院子,映入眼簾的是一幅阡陌縱橫,屋舍儼然的鄉村田園美景圖。
37歲的劉金萍是香河村孫家院子的村民。在她的記憶里,孫家院子由于地形原因,閑置多年的破土房攔住了中心要道,一直是組上村民心中的“堵點”。“每次走親串戶都要從旁邊小路繞上一圈,很不方便。”劉金萍說。
今年4月,為讓“堵點”變“通點”,香河村干部入戶多方協調,化解多年的鄰里矛盾,打通了入口關,拓寬了道路,改造了舊房,修建了花墻,即解決了通行問題,又美化了環境,現如今,孫家院子變成了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整潔衛生的模范院落。
為抓好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讓鄉村環境從干凈整潔向美麗宜居邁進,香河村采取因地制宜,因戶施策的改造思路,戶戶定方案,處處保效果,多點開花,形成了“政府管公共,農戶齊參與”的環境治理新格局。全村共改造舊房25戶,拆除房屋圈廁13戶,安裝路燈120盞,鋪設瀝青路536米、污雨管網1200米,綠化4.3公里,實施了環境美化、道路黑化、房前綠化、出行亮化的“四化”行動,讓整個香河村的村容村貌有了質的提升,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又要鑄魂,這其中移風易俗是關鍵抓手。去年,香河村為了推進新民風建設,將村內有品行、有才能、有聲望、有成就的退休村干部、創業致富帶頭人、在外創業成功人士等納入鄉賢隊伍,組建了鄉賢理事會,打造了一只移風易俗“主力團”。
55歲的梁存娥便是香河村鄉風文明“督導團”的團長。“過去農村里每逢婚喪嫁娶,總要在自家門口大辦特辦,接二連三的鞭炮聲和街邊的流水席不僅擾民,金額愈高的‘人情債’也讓人苦不堪言。”梁存娥說,F在不管哪家舉辦宴會,她都要去勸說主、客兩家,“禮輕人意重,禮送少、壓力小,大家都來幫一把,鄰里和睦事最大。”在梁存娥反復勸說下,現在村內人情往來回歸了正常水平,大小紅白事相互幫忙不給紅包,村里鋪張浪費、攀比之風的陳規陋習有了很大改觀。
除此之外,村里還先后涌現出退休村干部劉平小鄉賢的“大溫暖”,老黨支部書記許自章建言獻策拓“興”路的“大智慧”,沈祖紅熱心公益慈善事業的“大愛心”,蔡斌返鄉辦廠致富鄉鄰的“大行動”等典型事跡,“香河里鄉賢多”被廣為傳頌、廣為人知,鄉賢文化蔚然成風。
村莊美,村風和,村民樂。近年來,香河村不斷著力美化人居環境,培育文明鄉風,移舊俗、除陋習、講文明、樹新風的風尚在香河的兩岸流淌,描繪著和美香河、幸福家園的美好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