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胡瀟
冬日的清晨,站在平利縣大貴鎮后灣村埡坪王恩庶家門口向遠方望去,薄霧縈繞,朦朦朧朧,吸一口清新的霧氣,頓感神清氣爽。院子左邊遠一點是兩棵蒼翠的大樹,近一點的是存放柑橘的倉庫,正前方是4棵結滿了碩大綠色果子的有著十幾年樹齡的柑橘樹,再往右就是菜園子,種著當季的蔬菜。
王恩庶指著正前方的大樹笑著說:“去年這4棵大樹的果子都被平利和漢濱的客戶預定了,一人要了1棵樹,每棵樹都能結下100斤的果子,賺1000元很輕松。今年依然不操心,從中壩上來的產業路給加寬了,拍照打卡點離我這里也不遠,不愁銷。只要來園子的游客吃得健康,摘得舒心就行了,我們的庭院經濟路子走得實在得很。”
大貴鎮依靠氣候、土壤、富硒帶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聚力打造特色農業產業,不斷壯大鎮域經濟,皺皮柑、碧根果、生態茶、草莓、茯苓、板栗、苗圃、富硒糧油、蜂蜜、烤煙等特色產業發展勁頭足,生豬、肉牛等養殖規模逐漸擴大,為鄉村振興打造了更加強勁有力的“產業引擎”。
發展特色產業,不可避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新問題,而關鍵在于破題。“前期受連陰雨影響,玉米收成有損失,但是我們收獲的品質都很不錯,這320畝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基地為我們集體經濟增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這也堅定了我們來年繼續套種的信心。”毛壩嶺村黨支部書記黃寧龍說。毛壩嶺村是省級重點幫扶村,為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在縣鎮的精心指導下,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下定決心,把分散的土地流轉過來,黨員包園子、包地塊,帶頭下地干活,抓生產。
大貴鎮在開展“三個年”活動過程中,領導班子成員帶頭下沉生產一線,在各大茶企、合作社的生產車間或產業園里與企業負責人、鄉村建設服務公司負責人、產業工人現場研討交流,共同研判破解土地撂荒、用工荒、園區分散等問題。對此,鄉村建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徐信安深有體會:“除了在勞務方面形成了主營業務,在鎮上的關懷支持下,公司還在自身建設和實體經濟上下功夫,組建茶廠,流轉了284畝的山茶園,栽種了180畝的碧根果樹,今年已經為采茶工和栽樹工人發放了10余萬元的工資。”
要提質增效,重點在資源整合上發力,大貴鎮圍繞打造黨建引領特色產業和農旅融合特色小鎮,擺脫“小、碎、散”傳統土地經營模式束縛,采取“支部聯建+鄉村建設服務有限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守住耕地紅線,積極探索農村土地集約化利用模式,打造高標準農田和高標準農業園區,定期邀請農技專家到園區現場教學,邀請本地主播在園區現場帶貨。
“我們在入戶的時候,會有一個目標,家里有富余勞動力的我們就介紹去社區工廠,或者通過向鄉村建設服務有限公司登記,有零工了就近去干點活,想外出的隨時對接轉移就業。那些有想發展農業產業的,我們講政策、送技術,這樣群眾對我們更信任、更滿意。”大貴初級中學派駐半邊街村駐村工作隊隊員鄒豐明說。
大貴鎮推行聯村包戶工作機制,重點破解群眾發展底氣不足、不懂政策等問題。堅持領導聯村統籌,堅持站所包村聯事,堅持干部包戶聯心,做到干部聯系到戶、民情走訪到戶、政策落實到戶、產業對接到戶、促農增收到戶、精準服務到戶,鎮村領導、干部化身網格員,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大貴鎮始終堅持多元化的產業發展路子,后灣村黨支部書記陳進明介紹,后灣村集體經濟產業園中的百畝碧根果樹中的大樹已經開始掛果,等產業園成型后畝產可過萬元;半邊街村養蜂大戶張繼利介紹,他現在有500箱蜂箱,今年已經割了350箱蜂蜜,總產值達到15萬元以上。“儒林望園”的烙畫大師李紅霞介紹,近期又完成了1幅有關于平利風物的烙畫作品,對門前的花園進行了修整,等春暖花開的時候,游客在油菜花田打卡后,還能來小花園里拍照,買上一件文創產品,盡情享受大貴農文旅風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