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楚珺
2月20日晚,驚嘆于冬奧會閉幕式諸多巧思的同時,石泉小伙兒何孝賢又不禁想到了開幕式,心里再次沸騰了起來。
“不需要想下一步動作,上場之前想過無數次、練過無數次,已經是下意識的動作。我們上場的那一刻,鳥巢上空正燃放著絢麗的煙花,當時只想著一定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給全世界,展現出屬于中國青年的風采!”雖然距離冬奧會開幕式已經過去了半月有余,作為開幕式“致敬人民”環節的參演者,何孝賢仍能將當時的場景還原得極為細致:隊服和輪滑鞋的顏色都是“中國紅”,地屏上的線條隨著大家的輪滑動作穿梭交織,串聯成中國結,線條的上方顯示出“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要義。
2020年畢業于石泉中學的何孝賢,是北京體育大學體育教育專業的一名大二學生。“聽我們同專業的學長講他們參演‘北京8分鐘’的經歷,覺得羨慕又自豪。”何孝賢幻想過自己若能有這樣的機會該多好。所以當得知2022年北京冬奧會導演組來學校選拔演員時,何孝賢第一時間便趕去報名。
“去年9月份,導演組來學校招募演員,我報名時很忐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入選。”第一輪篩選,讓何孝賢最為印象深刻。“導演和編導都在,我們先上去介紹自己的基本情況,然后在小場地展示自己的技巧。我展示的是輪滑里的正滑、倒滑、轉身這些基本功動作。接到入選通知后以為自己就能登上冬奧的舞臺,當時那種高興和激動難以言表。”何孝賢回憶說。
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的是,接下來何孝賢又經歷了兩輪篩選才正式進入訓練過程,最終報名的150人中最后只留下24人,其中有國家隊退役運動員,也有冰上學院的健將。
“進行第二輪篩選時,場地出現了意外情況,上面有水,現場還有攝像機,更加考驗我們的心理素質。”平穩發揮的何孝賢順利進入聯排階段。12月6日,他和隊友們第一次踏上鳥巢的地屏舞臺。
“地屏在我們的眼里就是一塊冰,我們滑到哪里,下面的線條就走到哪里。最開始地屏上播放錄好的視頻,我們追線條。經過成千上萬次的練習以后,就是地屏實時捕捉,線條追我們。為了節目效果,我們的每一個動作都經過了反復推敲。”持續的高強度訓練和頻繁受傷沒能難住何孝賢,最考驗他的信心的環節出現在最后的沖刺階段。
“最開始采用速度滑冰的專業動作,后來導演覺得太單調了,離節目驗收還剩7天把動作全部推翻,加上了街舞的元素。”學街舞動作時,何孝賢問自己:我能做好嗎?我的動作做得標準嗎?好看嗎?七天時間里,除了吃飯睡覺,何孝賢和隊友們就在舞蹈房、訓練場和鳥巢里,從天沒亮練到晚上十點。
十幾次的隊形變換和穿插,怎么跟前后的隊友保持固定的距離,并且兼顧舞蹈動作呢?何孝賢說,解決辦法就是一邊又一遍的重復練習,在舞臺和燈光環境的指引下,靠肌肉記憶完成動作。最終,在導演組和專業舞蹈老師的幫助下,節目順利完成驗收。
2月4日晚,冬奧會開幕式上何孝賢和另外23名隊友“踏雪”而出,隨著紅色身影蹁躚,一條條樂譜似的痕跡串聯成中國結,展示出中國青年的朝氣與活力。而絕大多數觀眾都不知道的是,他們所看到的這個節目一直是兩個方案,由人或者機器人來完成,所以一直到節目排練三個多月后成功驗收,何孝賢和隊友們才能確定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
“在我們出場之前,隨著一排群眾在地屏上向前走,他們的腳下會出現一面照片墻,照片上也都是普通群眾。正如節目的名字,致敬人民。”何孝賢覺得,北京冬奧會看起來是專業運動員的競技賽場,其實更像是一場全民盛會,自己也才能因此出現在世界矚目的舞臺上。
作為一個在陜南小縣城長大的孩子,何孝賢大學前沒有接觸過冰上運動,但是大學接觸過后,每次上冰何孝賢都會很激動。他說:“每個人都應該嘗試各種運動,說不定就能找到你蘊藏天分的那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