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孟少猛 李萬莎
孟夏時節,走進石泉縣兩河鎮,放眼望去,只見碧水藍天、青山疊翠,朱鹮紛飛、魚戲塘間,一幅色彩斑斕的畫卷美不勝收。近年來,兩河鎮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為契機,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因地制宜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走上了一條綠色、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生態產業繪就高質量發展底色
打窩、施肥、放苗、栽種……在兩河鎮中心村中藥材種植基地,10余名村民正忙著移栽淫羊藿幼苗。
近年來,兩河鎮搶抓中醫藥振興發展的歷史機遇,將中藥材產業作為全鎮特色產業之一,因地制宜發展五味子、黃精、淫羊藿、茱苓、夏枯草等,種植初具規模,產值逐年遞增,F已建成中藥材種植產業園2個,陽光晾曬房500平方米,2023年全鎮發展林下中藥材種植5000余畝,戶均增收6000余元,中藥材產業已成為兩河鎮生態富民的“金鑰匙”。
在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的帶領下,迎河村大力發展車厘子、油桃、青脆李等特色林果種植,并結合鄉村旅游,打造生態采摘園。從過去靠山吃山,到現在養山富山,良好的生態產業讓村民享受到了更多的民生福祉,不少村民在家門口就吃上了“生態飯”。
此外,兩河鎮在國道沿線、庭院“四旁”大力發展庭院經濟產業鏈,同步實施生態改善、基礎完善、民居改造、產業配套、鄉風文明“五大工程”,精心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庭院環境。通過發展“一村一品”,把庭院“方寸地”建成“致富園”,推動實現以庭院“小美”帶動鄉村“大美”。
常態化整治助力村容常靚
國道沿線平坦干凈,農家院落花草相依,房前屋后整潔有序,彩色墻繪主題鮮明……走進兩河鎮“大門”新春村,一幅和美鄉村新畫卷徐徐展開。從多年前的“走路一腳灰、下雨隨處泥”到現在推窗見景的好局面,這看得見、摸得著的可喜變化,得益于兩河鎮花大力氣、下大功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在整治提升過程中,兩河鎮把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要求貫穿到全過程,從“細”處入手、往“實”處用力,以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提升村容村貌為抓手,持續深入開展“掃干凈、擺整齊、改旱廁、清污淤”專項行動,緊盯公路沿線、村道河道及房前屋后的生活垃圾、亂堆亂放、柴草雜物等,開展“拉網式”清理整治,把不符合鄉村綠色發展的矛盾和問題,該減的減下來、該退的退出來、該治理的治理到位,確保環境整治全覆蓋、無死角,不斷提升環境衛生整治成效,持續刷新鄉村“顏值”。
“村里環境大變樣,住著越來越舒心。”談起村里的變化,兩河鎮中心村村民楊友華感慨不已,獲得感、幸福感油然而生。“現在我們這里家家戶戶都規劃了一個很干凈整潔的院子,在自家庭院的菜園子里面種果蔬、綠植,一舉多得。”楊友華補充說。
院壩會激發鄉村自治活力
“我們每個人都是村里的主人,要積極參與環境衛生大掃除活動。”“保持房前屋后干凈整潔,是我們自己的分內職責。”“村里的生活垃圾每天定時清理,大人要多教育孩子別亂扔垃圾!”近日,在兩河鎮興坪村,一場關于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院壩會如期開展,群眾圍坐一起,各抒己見,暢所欲言,大家不僅在會上主動認領了整治工作的“個人任務”,還通過“積分”換取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院壩會”時間、空間要求不高,主題明確、內容通俗易懂,成為兩河鎮近年來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治理工作的一個重要載體。群眾不僅能及時了解相關政策法規,還能在參與一系列鄉村治理工作中,把“話語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從過去的“要我做”變成“我要做”。
如今,村民在農閑之時順便開個會,成為兩河鎮一種簡單且接地氣的“潮流”。通過村委會講、包聯干部說、村民議的形式,圍繞“八清一改一綠化”,推進果園、菜園、田園、花園和家園“五園共建”,兩河鎮共庭院改造50余戶,種植花卉1000余平方米、果樹8500余棵,建成小菜園2處,村民的環保意識和參與鄉村治理意識不斷提高,呈現出文明鄉風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