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文霞)走進石泉縣中池鎮青泥澗村現代智能化養蠶工廠蠶室內,桑葉的香味撲面而來,一排排移動式共育蠶臺上,“中蠶寶寶”們正爭先恐后地吃著桑葉,蠶寶們在蠶農的呵護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一天天長大。
“石泉養蠶歷史悠久,養殖技術十分成熟,時間短、見效快,蠶繭又是訂單收購,我看是個值得干的產業。”池河鎮良田村現代養蠶工廠負責人董兵峰如是說。董兵峰是退伍軍人,退伍后經過反復考察調研,最終選擇了發展養蠶產業,租賃了良田村現代化養蠶工廠及100余畝標準桑園,通過省市縣養蠶專家指導,他按專家的建議先從中蠶養起,既降低了養蠶風險,又能保證把蠶養殖好,今年他第一批次領了20張中蠶,只需再養10天左右就能吐絲結繭了,第一次接觸養蠶行業,讓董兵峰體驗了快速產出帶來的喜悅感。
“從2022年開始,石泉縣就探索和實驗‘兩段式共育三段式養蠶’模式,將農戶傳統的養蠶時間從28天減少到8-10天,將興桑養蠶‘短、平、快’的優勢最大程度發揮出來。“老董,你一定要聽從技術員的指導,按照大蠶技術操作規程來,今年蠶繭價格這么好,春繭你定會迎來‘開門紅’ ,收獲‘第一桶金’的。”縣蠶桑中心負責人姚程杰抬著中蠶上共育車,高興地囑咐著董兵峰。
近年來,石泉縣把蠶桑生產新技術應用與推廣、省力裝備配套使用、社會化服務作為重要任務,成功探索了“兩段式共育三段式養蠶”新模式,將養蠶過程分為小蠶(1-2齡)、中蠶(3-4齡)、大蠶(5齡)三個階段,小蠶主要以小蠶共育業主有償服務為主,中蠶主要以合作社或新型經營主體集中共育,大蠶期分發,確保了蠶在環境更為優良、消毒防病更徹底、飼育技術更為標準的條件下,良桑飽食、發育整齊,保障了養蠶成功率,農戶張產平均可提高5-10斤。三段式智養省力法的成功探索推進了石泉傳統養蠶模式創新變革,使傳統養蠶桑生產模式實現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