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飛洋
近年來,石泉縣委編辦駐村工作隊和喜河鎮長陽村“兩委”著力發展產業聯合體,破解產業不強、農民不富、村集體沒錢的難題。同時,延長農業產業鏈條,增加農業附加值。“魚稻共生”“雞豬齊鳴”“瓜蜜同香”的興起,走出了一條適應長陽振興的新模式,營造了以強帶弱、以小聚大、聯合發展、攜手共贏的良好局面。
稻香魚肥村莊美
在長陽村,房前屋后、田間地頭都有魚塘和水,水中有魚,魚促稻長,形成了和諧的生態互利關系。除了可以留作自家食用外,稻田魚也將成為村中的“致富魚”。長陽村村委會主任江本忠說:“今年種了大約60畝有機水稻,計劃在這些水田里全部養上稻田魚。”
如何進一步實現群眾增收,如何在鄉村振興中蹚出新路,長陽村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積極探索“魚稻共生”等高效生態農業新模式,推動水田種出高效益,構建“稻+”多贏新格局,同時,“魚稻共生”田將陸續不斷開展不同品種組合、投放密度、稻田改造等模式的試驗,持續推動魚類良種良養良銷體系建設,為“優質稻+優質魚”產業創新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魚稻共生”是長陽村嘗試田面種稻、水體養魚的生態農業新模式,在改善水質,利用水田土地資源、水面資源、生物資源和非生物資源的同時,達到生態、社會、經濟效益最大化,力爭走出一條高效生態農業發展的新路。
雞舞豬壯產業旺
養雞、養豬仍是長陽村產業發展的支柱產業,通過前期的大量資源投入,長陽村養殖產業已極具規模。
石泉縣天池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彪穿上工作服,走進雞舍,在智能調控、防疫注射、加水添料等生產線前忙碌著。“今年1萬余只雞的產蛋量較去年同步提升,預計每天可產蛋600余公斤。再加上村民愿意養雞的散戶,我們村每天產蛋量可達1000公斤以上。”
眼看村里的養殖產業如此紅火,遠在外地上班的任加林看到了創業發展的好苗頭,經過長達一年的準備,旺林金誠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成立,“千頭豬場”的目標得以實現,“2023年長陽村‘千頭豬場’生豬成功出欄,預計2024年在原有基礎上增加200余頭出欄量。通過生豬養殖項目撬動鄉村產業多元發展,不斷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促進村民增收致富,促進種養殖產業聯動發展。”縣委編辦派駐長陽村駐村工作隊長劉順安說。
長陽村生態蛋雞、生態肉豬為何發展這么快?背后是縣委編辦駐村工作隊和長陽村“兩委”多年來,科技強村、精準定位、優化環境、聚集生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精耕細作,放大頭雁帶動效應,在盤活村集體閑置土地資源的同時,開出一劑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良方。
瓜碩蜜甜村民富
“大家一定要將細土面撒在肥料上面,蓋到苗子根上,保護好水分,提高栽植的質量,確保栽一棵成活一棵。”在長陽村的種植地里,縣委編辦駐村工作隊員賀顯騰不厭其煩地囑咐農戶,指導他們正確栽植貝貝南瓜。
貝貝南瓜是長陽村今年發展的一項新產業,目的就是在改變過去水稻、玉米、大豆等傳統三作三收的種植模式的同時,為長陽蜂蜜提供新的蜜源,增加蜂蜜口味,提升農業效益。
“20余畝貝貝南瓜的種植既提升了蜂蜜的產量和品質,提高了經濟效益,果蔬的品質也得到了提升。”長陽村村委會副主任高加喜說。種好瓜,釀好蜜,多賣錢,長陽村搭建“養瓜基地”“探蜜空間”,打造瓜農業形象、蜂產業品牌,開拓市場新路。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石,石泉縣長陽村按照“整合資源、分類指導、整體推進”的思路,聚焦黨建引領、強化典型引路,夯實產業基礎、創新發展模式,全力扶持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實現了村民有致富項目,有靈活渠道,有穩定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