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網訊(通訊員 陳守敏 溫華鵬)酒香不怕巷子深。經過10多年的培育,旬陽縣林特名優果品——獅頭柑,走過了由小變大、由弱變強的發展歷程,已成為帶動當地種植農戶增收致富的綠色產業。近日,筆者深入旬陽縣城關鎮亂灘溝、呂河鎮冬青等村,探尋獅頭柑產業發展情況。
一村一品,走出農民致富新路子——“爛灘溝”重回“花果村”
城關鎮亂灘溝村,轄7個村民小組295戶1126人,是一個人均耕地不足2畝的村子。近幾年,該村農民年人均收入增速始終保持在20%以上,2013年已逼近萬元目標。
從縣城乘車出發,不足半小時路程便到了該村。一下車,躍入眼簾的便是成片的柑橘園,一株株柑樹整齊劃一、錯落有致,樹干上剛剛涂刷的白石灰和枝杈上爭相生長的淺綠新葉,就像是給它們穿上了白褲綠衣的統一“園服”,顯得清新而有生機,陣陣花香隨風襲來,直沁心脾。
“我家種了5畝地,去年收了15000多斤果子,賺了大概有5萬塊錢。”在柑園邊,該村種植大戶兼獅頭柑技術員李元俊高興地向我們說到。
該村目前發展獅頭柑種植戶229戶,其中村上重點培養大戶28戶,依靠這些大戶帶動,全村產業實現穩步發展。
“我還不是最大戶,我們村上有幾個大戶除了經營自家的果園外,還通過流轉土地擴大經營,現在盤有10多畝地,年產鮮果3萬多斤,每年能賺過10萬元。”當問及獅頭柑能否給當地農民帶來較好收益時,李元俊再次激動的話語,已經為我們做了最好的詮釋。
該村村主任王益平介紹說,亂灘溝村原名叫花果村,當年因盛產橘柑、香水梨等而得名。后來經過演變發展,加之當地條件艱苦,產業衰敗,幾度更名為“爛灘溝村”、“亂灘溝村”。近幾年來,該村搶抓新農村建設機遇,按照“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著力發展特色林果產業,把基礎好、效益佳的獅頭柑作為當家產業來抓,全村發展種植1700余畝,其中有800畝果園已經進入掛果盛產期,2013年實現產量70萬斤,僅此一項帶動農民人均增收1000余元。
“我覺得獅頭柑發展前景很好,現在我不光經營自家的果園,還租種了二組王家的幾畝果園,由于才接手,果園還達不到豐產期,但一年下來也能掙不少錢。”該村村民杜文會,除了打理果園外,還在獅頭柑成熟季節,自己開車拉到安康市場上去賣,不僅銷得快,而且價格相對較高。
亂灘溝村依托當地自然資源,積極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用拳頭產品“獅頭柑”走出了一條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發展之路。目前該村配套規劃修路4.8公里,已經修通4公里,同時3公里果園水泥路和3公里入戶路建設任務已經完成,80盞兼照明、殺蟲于一體的新型太陽能路燈也已投入使用。
“我們‘爛灘溝’重回‘花果村’了!”臨別時,村民發自內心的話語,道出了他們興果致富奔小康的殷切期盼。
花香蝶聚,倒逼產業發展大提升——“冬青”獅頭變名片
旬陽獅頭柑,因果皮皺紋,形如獅子頭而得名,其果肉晶瑩剔透,富含多種礦物質,有清熱解毒、降火明目之保健功效。而尤以呂河鎮“冬青村”牌獅頭柑最為馳名,它個頭碩大、色澤鮮亮,汁多味美、酸甜適度,深受消費者喜愛。冬青的獅頭柑在周邊城市已小有名氣,已成為該縣對外開放、宣傳交流的一張響亮名片。
呂河鎮冬青村依托獅頭柑產業,引領村民快步邁入美麗富裕新農村發展之路。全村轄3個村民小組211戶834人,有耕地1500畝,近年來該村緊緊依托其獨特的“北臨漢江、光照充分、晝夜溫差大 ”等地利小氣候優勢,現已發展獅頭柑果園1300余畝,果園占全村耕地面積的87%。通過發展獅頭柑產業,冬青村農民收入實現快步增長,2013年全村人均純收入已破萬元大關,位居全縣前列。
當提及果子銷售情況,村支書王學知回憶道:“這幾年,我們村的果子名氣見長,每年果子摘下來,不到臘月底就已經全部銷售一空了!”
去年該村興辦了5家農家樂,每到秋高氣爽、柑果飄香時節,就有許多自駕游客慕名前來賞柑園美景、品柑果醇香,既方便了獅頭柑銷售,更帶動了當地餐飲等三產服務業發展。
鎮包村干部小周為我們介紹說:“每年的陰歷九、十月份,整個冬青村,放眼望去,盡是滿樹的黃果子,當你行走在干凈的水泥村道上,一吸一呼間全是獅頭柑那淡淡的清香。”
一位村民給我們興奮地描述了去年秋季時的情形,“有一天,天氣晴得特別好,我們村子一下就停了大大小小上百輛車,從毛公廣場一直停到了半山腰的果園農戶家院子,大家都是來我們這兒買柑子的,只聽好多客人在手機上對朋友說道‘再不抓緊時間來,冬青獅頭柑賣完嘍’!我們當時就在想啊,來年一定要把獅頭柑繼續做大做強。”
說到這里,村支書王學知頓時來了精神,一咕嚕就給我們道出了村里的規劃:“今年,我們一方面繼續加強老園管理,另一方面擴建新果園,仍然堅持以施農家肥無公害化科學種植為主,力爭產量大提升。下一步,我們將充分發揮合作社作用,新組建成立冬青果業有限公司,引進分級選果機,進行包裝銷售,走產業化發展路子。”
冬青因獅頭柑而名氣大增,獅頭柑讓冬青走向美麗富裕。在如今勞務輸出占主流的山區農村,該村卻沒有一人遠出縣外打工,村上青壯年勞力大多就近在縣城務工,季節性返鄉從事果園的澆水施肥、梳花管理、果子采摘等。村主任趙德恩說:“我們村上每年的合作醫療、養老保險,不用上農戶門收,廣播一通知,100%按時上繳”。足以說明,這是一個能留得住人、可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的綠色產業!
延伸鏈條,帶動銷售邁向專業化——破繭化蝶展翼飛
爛灘溝村和冬青村是旬陽縣委、縣政府“轉方式、調結構、穩增長”凝心聚力發展綠色富民產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縣立足縣情,緊扣循環發展,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山林經濟,獅頭柑產業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據統計,該縣獅頭柑種植面積已達3.2萬畝,目前掛果面積約有5000畝,年產鮮果300萬斤左右。5年后逐步進入盛果豐產期,產量將達6000萬斤,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過億元。
調查中,該縣林業局一位長期包抓林果產業的干部說:“獅頭柑產業目前雖然在我縣已經形成氣候,但是從長遠發展來看,目前產業還不夠成熟。特別是銷售主要還是以顧客上門購買和果農自發擺攤散賣為主,這不符合大產業發展的市場銷售常態。將來我們要不斷提升我縣獅頭柑知名度,爭取把它像蘋果、桔子一樣,打入果品超市,走進千家萬戶。生產、銷售必須走專業化路子!”
面對獅頭柑產業供銷之隱憂,該縣未雨綢繆尋求破解良策。一方面積極制作旬陽獅頭柑專題片,通過網絡、電視、報刊等媒體加大對外宣傳,提高知名度;另一方面正在與有關科研部門合作,加大獅頭柑儲存越冬技術課題攻關,爭取將其打入縣內和周邊城市水果超市,同時通過科學儲存實現錯時銷售,以期緩解短期集中上市的購銷壓力,實現反季錯峰銷售、提高果品收益。
在采訪中了解到,該縣有關部門正在計劃引進獅頭柑的深加工企業,將其做成果品飲料、罐頭等深加工產品,不斷延長產業鏈條。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再次吹響了深化農村改革的號角。通過林地流轉帶動產業大戶和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該縣獅頭柑產業正逐步邁入規;N植、產業化發展之路,必將為實現“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增添新動力。
柑果滿枝頭,香飄千萬家。隨著獅頭柑美譽度的節節攀升和產業鏈條的日臻完善,旬陽獅頭柑雖穴居深山小縣,但定會“香”飄千里,傳至八方,成為農民增收致富和深化交流的“當家花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