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網訊(通訊員 李建軍)發展現代農業,解決土地細碎化問題是關鍵,土地流轉是突破土地細碎化瓶頸的根本途徑。旬陽縣針對不同的民情、村情,鼓勵土地流轉模式創新,已有序向專業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農業園區流轉土地17萬畝。
雙河鎮的隆科農業園區根據不同農戶的需求,在土地流轉過程中推出“菜單”模式供農民“知情選擇”,農民不再擔風險,且保障收益。一是現金租用模式,即按土地情況每畝每年給農民400-500元的租金;二是實物置換模式,農民統一使用企業供的種、肥,自己耕種和收割,或者企業統一播種和標準化田管,農民收割,收獲后用谷子支付企業墊支費用;三是企業代種模式,即由企業統一耕種、收獲和管理,谷子售出后各戶按實際花費分攤費用、按面積配股分紅。合理的租價和可選擇的流轉模式受到當地群眾的普遍歡迎,隆科公司在西岔河、龍駕河流轉水田2000余畝,并建起了年產千噸的“隆科綠源”有機米加工廠。
“夫稼,為之者人,生之者地、養之者天。”《呂氏春秋-審時》這樣描述農業。旬陽縣山大溝深坡陡,農業靠天吃飯,“地、天”條件無法突破,對于發展現代農業上天已關上了一扇門,然而全新的經營理念又為之打開了一扇窗,該縣圍繞農村改革,不斷優化農業發展的理念、規劃和機制,積極探索并建立“土地銀行”試點,對土地進行有效的“輸出”和“放貸”,逐漸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轉市場,引導土地向有技術、有資金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流轉,讓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村要素資源迸發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