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鄒一銘 李義杭
“施家坡村的桑葉茶再要15公斤,還有桑葚干40包,袁灣村的紅皮核桃再要10箱……”8月12日一大早,曾鋒又開始在甘溪鎮駐村工作隊的微信群里訂貨了。
曾鋒是安康市財政局選派到旬陽市甘溪鎮周莊村的第一書記,今年年初,他把甘溪鎮特色農產品擺上安康市財政局“帶貨驛站”,沒想到這些原生態的農產品大受市民歡迎。
2023年9月,甘溪鎮成立了鎮級第一書記服務團,以跨村聯建的形式將分散獨立的駐村幫扶力量“握指成拳”。服務團整合各村資源,挑選特色農副產品,由第一書記兵分多路推薦產品、尋找銷路,先后與安康市財政局、旬陽市紀委監委、旬陽市財政局等單位達成購銷協議,累計幫銷各類農副產品1.7萬余公斤。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第一書記的作用不可小覷。旬陽市創新采用“組團服務”模式,為第一書記提供全面支持。甘溪鎮農產品共銷機制的成功,正是這一模式在實踐中的生動體現。
聚焦產業培育 助力產業共興
6月18日一大早,石門鎮石門村村民張吉艷將孩子送到石門中心校后,便馬不停蹄趕往位于諶家院社區的洵農本草中藥材發展有限公司上班。這家中藥材加工公司是安康市財政國庫支付中心派駐石門鎮諶家院社區第一書記李耀威與石門鎮共同招商引進的,該公司投資300余萬元,建設了1600余平方米的現代化廠房,包括藥材清洗、加工、檢驗包裝等配套車間,形成了從種植、收購、加工到銷售的完整產業鏈,不僅提高了中藥材的市場競爭力,還為當地農戶提供了就業機會,幫助200余名農戶實現增收。
“以前人家種石斛,我們種白芍各村忙活自己的,現在第一書記‘組團’了,諶家院建了藥材廠也收我們村的藥材,還雇我們去打工,我們村收了藥材直接送他們村藥廠里收,不用我們自己跑出去賣,省了很多時間,正好可以再打份工多賺一點錢,這一里一外,我們家一年增收了2萬多元。”張吉艷說。
做實消費幫扶 實現產品共銷
7月20日,旬陽市棕溪鎮,一場由旬陽市委組織部派駐隆家河社區第一書記吳必新發起的“鮮桃銷售行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隆家河社區的150畝果園正值水蜜桃、黃桃的豐收季,滿園的桃子個大味美、粉嫩誘人,但在連綿的陰雨天氣下,采摘和銷售遇到了難題,園區負責人劉全洲愁眉不展。
“今年桃子大豐收,我們村勞動力本來就不足,再加上陰雨天,雇人都雇不到,桃也運不出去,這樣下去怕是要爛在樹上。我們吳書記聯系了敖家河村村委會,很快就雇到了短工幫我摘桃,還給桃子拍視頻,發朋友圈,4天時間就幫我賣了3000多公斤,收入4萬多元。”桃子有了銷路,劉全洲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目前,旬陽市第一書記服務團累計銷售地方農特產品110余萬元,實現產銷精準對接、農企互利共贏。
整合專業資源 實現人才共育
“這個品種叫泰優808,秧田畝播種量8-10千克,具有抗性好、結籽密、產量高等優點……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田面有淺水,灌漿期干干濕濕壯籽,忌斷水過早。”8月11日,在馬家村稻田里,村民胡旺香拿著小本子正在記錄水稻種植知識。應對金竹村的第一書記徐永安來查“作業”。
徐永安是旬陽市農業農村局派駐金竹村的第一書記,雙河鎮整合第一書記資源,構建高效服務體系,下設五大專業服務組,依據村莊需求“派單”,由第一書記按專長“接單”,精準服務鄉村振興。作為種養技術綜合服務組成員,徐永安不僅推廣新技術和新品種,還提供包括病蟲害防治在內的全方位農業技術指導,助力農戶提升農業科技應用能力,推動農業增產。
旬陽市委書記陳紅星表示,第一書記“組團服務”模式,有效破解了第一書記“單打獨斗”力量弱、“屬地管理”效果差、“幫扶合力”未形成、“資源整合”不到位等問題。旬陽將持續運用好這一模式,不斷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載體,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強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