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網訊 通訊員 蔚世悅)旬陽屬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水源涵養功能區,漢江流經縣境84公里。為了確保一江清水供北京,近期,旬陽積極探索建立漢江綜合治理長效機制,切實加強漢江水質保護,成效較為明顯。
建立完善的工作運行機制?h上按照“政府牽總負責、部門分工負責、各鎮轄區負責”的工作機制,成立專門組織機構,統籌安排、明晰職責、細化任務,著力解決好企業污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及運行管理工作。建立部門聯合執法工作機制,定期組織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嚴肅查處環境違法行為。將環境衛生治理工作納入“村規民約”、“村民自治章程”等約束性行為規范之中,同時,完善考核細則,加強督導檢查,形成全社會共同監督管理的工作機制,確保工作有人管、落得實、見成效。
建立多元的投入保障機制。一方面是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加大污水、垃圾處理公共設施建設的財力投入,將其列為公共財政支出的重點。另一方面是大力爭取國家南水北調水源涵養區政策、項目和資金扶持,爭取扶貧開發、新農村建設、移民搬遷等專項資金,加大污水、垃圾配套設施建設投入。同時,積極探索污水、垃圾市場化運作模式,多渠道融資,以確保各項工作正常有序運行。
建立科學的設施建設機制。首先是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避免環衛設施重復建設。其次是嚴格環衛設施建設工程各項手續,特別是環境影響評價手續,嚴防因環評不到位而使設施閑置或造成二次污染。同時狠抓工程質量監督,落實好“三防”措施和環保“三同時”制度,保證設施作用充分發揮。
建立長效的循環發展機制。立足旬陽的縣情特點,從確保漢江水質安全這一事關大局的政治責任出發,把生態立縣作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戰略,下功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按照按照生態經濟化與經濟生態化的模式發展經濟,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完善生態保護與建設的長效機制,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著力發展生態友好型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合理開發和有效利用自然資源,大面積實施造林綠化,適度發展山林經濟和水利產業,努力實現生態環保和富民強縣的雙贏。
建立全面的宣傳教育機制。通過電視、報刊、廣播、網站、會議、標語、宣講等多種途徑向廣大群眾進行生態保護工作宣傳教育,形成濃厚的宣傳教育氛圍,增強全民生態價值意識、生態憂患意識和生態責任意識。通過廣泛動員群眾參與,建立居民之間、部門之間、企業之間相互監督機制,使環保成為一種全民自覺行動。同時,加強對生活垃圾收集分類處理工作的指導,依靠科技進步,引導和教育群眾不斷加強生活垃圾的綜合利用率,促進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
通過建立五大機制,實施綜合整治,使旬陽的天更藍了、山更綠了、水更清了。目前,境內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95%以上,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90%,城市飲用水達標率100%,地表水水質達標率100%,漢江出境斷面水質始終保持在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空氣質量二級及其以上天數達35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