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旬陽縣趙灣鎮全嶺村熊治平21年如一日含心茹苦照顧癱瘓丈夫的事無不敬配。1993年7月一場意外事故,丈夫癱瘓在床。21年漫長歲月,妻子不離不棄。面對丈夫癱瘓,孩子幼小的人生困境,善良柔弱的妻子堅強面對,以女性特有的堅毅和執著在一條看不見盡頭的路上苦苦支撐。在無數個日日夜夜里,她頂著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和壓力,用愛和堅強獨自撐起了風雨飄搖的家,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人間真愛。
熊治平出生1966年3月,丈夫李清竹是原鄉廣播站一名職工, 1990年1月結婚,1991年3月有了一個可愛的兒子,不久領取了獨生子女證,一家3口生活得幸福美滿,對未來充滿著希望。
1993年7月,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打破了這個家庭的溫馨與寧靜。丈夫李清竹在架廣播線時從電桿上甩了下來,造成胸十、十一骨折,經市殘聯認定為一級傷殘,腰下失去知覺,大小便失禁,終身癱瘓殘疾。突如其來的噩耗,面對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年幼的兒子,熊治平欲哭無淚。她知道,丈夫再也不能像正常人那樣健康了,他今后的人生只能在輪椅上度過,這個家要靠她一個人支撐,從此開始了含辛茹苦的艱難生活。
丈夫剛出事不久,那時她畢竟才28歲,正值青春年華,人生中最美好的季節。一些好心人明里暗里動員她再嫁,她說“做人做事要講良心,夫妻之間更不能有難就分,如果離開,我會一輩子良心不安,我不會放棄的,再難都要堅持”。從熊治平樸實的言語里,我們感受到了一位平凡女性的偉大。她總是在失望中堅持著,從未放棄。
在丈夫癱瘓的21年間,熊治平總是小心翼翼地照顧著,每天要為丈夫擦洗一兩次身子,每次擦好后都會為他換上干凈衣服。每一次大小便之后都及時清洗。由于長期坐輪椅不活動,下部生瘡,她每天給消毒上藥。她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每晚為丈夫換尿布、翻身。夏天她迎著刺鼻的臭味,冬天天還沒亮就摸黑下河,好多次她自己病了還要把手伸進刺骨冷水里給丈夫洗衣服,導致病情加重。她自己發高燒還要照顧丈夫,好多次她去衛生所輸液,扎上針把吊瓶提回家,自己不想吃東西,撥了針就給丈夫做飯。丈夫出事后不久,不到30歲的她就開始有了白發。在無數個日日夜夜里,她頂著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和壓力,癡情地守護著癱瘓的丈夫,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相濡以沫的人間真情。
丈夫癱瘓后沒有房子住,鎮領導安排騰出2間辦公室讓他們居住,她不想長期給單位添麻煩,她想給丈夫和兒子一個屬于自己的家。2003年她貸款9萬元,從親戚和朋友借款6萬元,蓋起了一百多平米的房子。為了還債她在家開了個小零售店,同
時收購一些土特產。從此她走路干活都要算賬,每天天沒亮就起床,燒水,給丈夫生火,打掃衛生,幫丈夫穿衣洗刷順序不能亂,干完這些活后才開始干其他活。由于丈夫身邊離不開人,不能外出批發貨,只能進別人送上門的貨,利潤自然比別人低。為了還債她拼命掙錢,省吃儉用。面對困難她只往前看,丈夫和孩子是她的希望,她忘卻痛苦,看到美好,這就是熊治平堅持的最大動力。
這個曾經風雨飄搖的家,在熊治平的精心呵護下,日子會越過越好,讓她欣慰的是,他們的兒子今年已經23歲,在鐵路學校上學,再有幾個月就畢業了,這是他們的希望。她相信,在她和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這個家的未來會是溫馨幸福的。
熊治平21年如一日含辛茹苦照顧癱瘓的丈夫,不離不棄陪伴丈夫走過了艱難的人生道路,她用無私的愛喚起丈夫生活的信心,用瘦弱的肩膀挑起家庭的重擔,她的做法傳承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她的事跡體現了人間真情,譜寫了一曲夫妻不離不棄的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