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楊榮
“2023年產業發展得很不錯,村集體經濟收入也越來越穩定。”近日的鎮坪縣曙坪鎮馬鎮村靜謐祥和,在馬鎮村村委會村黨支部書記張運敏、第一書記常勇圍著火爐細算著村集體收入賬。
在村里工作6年,張運敏心里有一本明白賬:202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 5萬元,2022年收入7萬元,2023年10萬元,每年都在增加。
馬鎮村是一個隱匿在綠水青山間,有人口800余人的小山村,每年外出務工人有350余人,村內留守老人和孩子居多。近年來,該村以農業現代化為發展突破口,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條“特色富農”的產業興村之路。
烤煙變身“金葉子”
2023年盛夏時節,該村村民忙碌于烤煙種植基地采摘、捆扎煙葉……
用心培育發展“金葉子”,淬煉鄉村振興“金鑰匙”?緹熓青l村振興的富民產業,2023以來,該村堅持把烤煙作為特色產業和群眾致富增收的支柱產業來抓,通過土地流轉、抓實技術指導、夯實基礎設施,實現了烤煙種植標準化、規;l展。
“馬鎮的氣候、水土,適合發展優質烤煙,我們村集體去年流轉土地125畝,畝產約250公斤,畝產值達3800元,為村集體創收8萬余元,帶動務工1800人次,群眾增收30萬余元。”良好的經濟效益,堅定了張運敏的種植信心。
前胡變身“錢票子”
秋冬時節,來到美麗的馬鎮村,嗅著淡淡的藥草香味,一路前行,每一塊前胡地里都有村民在采挖前胡,有的忙著挖地松土,有的忙著將分揀好的前胡裝進背簍……藍天白云下,辛勤耕作的村民和綠水青山交相輝映,勾勒出一幅美不勝收的鄉村田園畫。
帶著村民干、幫助村民銷、帶著村民富。馬鎮村采取“合作社+公司+農戶”的模式,通過老百姓種植,公司回收的方式大大增加當地村民的收入。
“我們這里的海拔、土地、土壤很適合種植中草藥,特別是前胡,2023年我試種了40畝,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畝產能達350公斤左右,畝產收入達2500元。”種植大戶劉合海說。
在家門口的中藥材種植基地里,余興春邊采挖前胡邊說:“一年四季都可以在這里務工,光采收期就將近半個月,能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再加上自家種植的洋芋玉米,日常開銷綽綽有余。”
與余興春一樣在基地務工的村民不在少數,有合作社帶頭,村民們務工機會越來越多,中藥材已成為該村村民的增收法寶,當地不少村民也紛紛表示,明年將再接再厲,不斷發展中藥材產業。
土特產變身“緊俏貨”
看上去不起眼,創造的產值卻著實令人驚嘆,這就是不可貌相的土特產。馬鎮村的高山蜂蜜、老品種玉米、脫毒洋芋在鎮坪都有響當當的名號,每到年底該村的臘肉更是一塊難求。
走進該村二組陳思寶的家里,土灶房里掛滿了密密麻麻的臘肉,一塊塊臘肉金黃油亮,散發著沁人心脾的香味,幾段樺林樹木橫在地上,灰白的余燼中閃著火星。
陳思寶邊看正在熏制的臘肉邊說:“我們都是用青草、糧食喂養豬,豬肉吃起來健康,過年前,我們不用去市場上賣,都是城里人上門來買,幾天就賣完了。”
“村里的土特產越來越受歡迎。”村民吳明學說,“2023年我喂了8頭豬,2024年還要加把勁!”
依托鄉土、找準特色,是土特產發展壯大的基石。近年來,該村高度重視鄉村特色產業發展,充分挖掘自身地域環境優勢,積極整合資源力量,念好“土”字訣,打好“特”字牌,發展“一村一品”,很多土特產成了名副其實的大產業。
據統計,2023年馬鎮村共發展種植洋芋980畝、玉米1100畝、魔芋200畝、油菜110畝、大豆670畝、高粱50畝,生養殖豬1500頭,土雞3000只、發展養蜂880箱,傳統產業基礎穩固,村民人均增收上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