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劉玲
金秋十月,正是稻谷飄香、五谷豐登的季節,鎮坪縣500畝水果玉米迎來大豐收。與其他傳統玉米的不同之處在于,這里的每一顆玉米都是被“精心打扮”后,以鮮嫩多汁的姿態,銷往市場進入消費者口中。
這500畝水果玉米來頭不小,因為它培育出的是鎮坪農業產業發展的新模式,結出的是鎮坪·常州蘇陜協作、供銷合作的新碩果,肩負的是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意起·常州
這一切,要從一次常州行說起。
2024年3月,鎮坪縣委常委、副縣長丁濤帶領縣供銷社及相關企業,赴江蘇省常州市開展農副產品產銷對接推介活動。在交流座談會上,雙方就鎮坪產業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
“鎮坪有玉米、有土豆、有紅薯,但卻沒有產生什么經濟價值。”“玉米作為優質粗糧,又可做主食,又可做早餐,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同樣都是種玉米,為什么不能種植出有經濟價值的玉米?”——熱烈的討論持續了很久,這些聲音飄進隨行企業陜西訊光達數字經濟有限公司負責人趙敏的耳朵,正在尋找產業項目的他,感覺有一個念頭在腦子里瘋狂地跳動。
“如果在鎮坪的土地上,能夠發展出可以惠及鎮坪老百姓的產業,那這個事情就是有意義的,也是我想要做的。”當時趙敏這樣說。
落籽·鎮坪
心動不如行動。
回到鎮坪之后,趙敏迅速開始調研,深入了解鎮坪的種植土壤環境、氣候溫差以及玉米銷售市場。在與群眾的深入交流中,他發現鎮坪的土壤和氣候條件非常適合種植水果玉米,這種甜玉米不僅適應性強,而且市場潛力巨大。他還請教了多位農技專家,聽取他們的意見。經過多方調研和慎重考慮,趙敏做出了一個決定:開始試驗種植水果玉米。
在“組織小農戶 應對大市場”理念指導下,通過基層供銷社聯系產業大戶、產業大戶聯系小農戶的模式,趙敏順利整合曾家、鐘寶、城關等地500余畝土地,并邀請農技專家對每一處土地條件進行勘測,確保土地條件達標。
為了保障玉米種植質量,在正式播種前趙敏組織產業大戶召開了種植技術標準培訓:“我們公司會給大家提供從外面引進的優質水果玉米種子,大家只需要做好玉米的種植和管護,公司會做好玉米的包裝銷售,唯一的要求是在種植過程中必須執行公司的種植技術標準。”公司與種植大戶簽訂了種植訂單,并承諾包種子、包技術、包回購,讓種植大戶安了心。
5月,500畝土地按照錯峰種植的規劃陸續下種。
豐收·上市
經歷100余天的陽光雨露,鎮坪高山甜玉米開始陸續成熟。
“摘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有病蟲害的不要摘,外殼多余部分要處理掉,不能損壞玉米顆粒。”趙敏開始忙碌地安排玉米采摘事宜。
采摘的玉米怎么賣?陜西訊光達數字經濟有限公司主營拼多多平臺農副產品銷售,為了讓鎮坪新鮮水果玉米在平臺快速“爆單”,在玉米即將成熟之時,趙敏就安排同事提前進行3個拼多多店鋪產品的推廣和運營,訂單從個位數開始指數遞增。
“今年村上種的這個甜苞谷,感覺特別劃算,銷路由他們給發往各地,也不用操心這個甜苞谷出來了沒有銷路。”曾家鎮金坪村村民黎安玉說,她有10多畝地,這次采收了1萬多斤玉米,隨隨便便也是2萬多元的收入。
隨著種植與采收的成功,趙敏的工作進入了最為忙碌的銷售階段。在鎮坪縣曾家鎮花坪村的一處廠房內,村民們正在流水線上作業。
“目前我們500余畝的產量預計能帶動300余人進行包裝務工,每畝地產能可達3000斤。”趙敏說道,“老百姓種植水果玉米后,預計每畝地增收600元至800元。”
為了保證水果玉米的鮮嫩和口感,產品先由人工挑選并進行處理,再用保鮮膜單獨打包,最后再用泡沫箱、紙箱封裝。每天下午統一發車,確保所有訂單24小時內發貨。
“從玉米開始成熟采摘之后,我們就來這里做工,每個小時12元,一天100元左右,一個月就有3000元左右,就在家門口掙點生活費還蠻好的。”曾家鎮金坪村村民趙永學開心地介紹道。
目前,產業包裝銷售環節累計用工人數已超過100人次,許多村民紛紛參與到這一工作中來,預計整個生產周期能帶動300余名農戶參與,進一步提高當地村民收入水平。
作為鎮坪供銷“組織小農戶 應對大市場”的先行探索者,該水果玉米獲得中國供銷合作社標識使用權,同時借助供銷系統資源,正在嘗試進行玉米深加工,以增加附加值、延長產業鏈。據趙敏介紹,預計今年可以銷售水果玉米100萬斤,實現產值約240萬元。
鎮坪高山水果玉米,通過“供銷社+合作社+電商+農戶”模式,實現籽種墊付、技術指導、回購銷售全流程助農服務,在種植管護、包裝銷售等多環節帶動農戶增收,為促進當地產業發展、建立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提供有益探索。
鎮坪縣供銷社副主任張海金表示:“未來,將總結現有經驗與問題,繼續利用供銷系統資源,組織企業對接供銷基層社,幫助整合更多土地資源,擴大產業規模,延長產業鏈條,提升產業附加值,進一步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