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網訊 通訊員 閆鋒 鄺麗:紫陽縣屬國家“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區,還是國家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既要保證一江清水送北京,又要確?h內35萬群眾致富,這盤棋該怎么下?
紫陽的選擇是走生態之路,謀求綠色發展,實現青山綠水與群眾致富的雙贏。
守住青山綠水,筑牢生態屏障
作為重要生態功能區和南水北調重要水源涵養地,紫陽的生態保護任務非常重。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紫陽的寶貴財富,守住綠水青山,就筑牢了漢江上游的綠色生態屏障,也給擁有金山銀山打下了基礎。
紫陽縣屬秦巴山地的一部分,地貌輪廓呈現為三山兩谷一川的特征。全縣共有林業用地256萬畝,占國土面積的76.1%,名副其實的八山一水一分田,林業用地蘊藏著巨大的資源優勢。森林既是生態屏障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構建循環產業體系的基礎工程,這就給提升森林資源總量提出了明確要求。
為此,該縣連續每年投入3500萬元林業建設資金,全力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長江防護林、漢江綠化工程,森林總量迅速增長。全縣累計飛播造林204萬畝,有效面積157萬畝,成林71萬余畝,成為全省飛播造林第一大縣,建成了以針葉林為主的后備用材林基地;自1999年以來,累計實施退耕還林55.46萬畝;實施人工造林13萬余畝;全力打造的百里漢江綠化長廊初具雛形,共完成漢江綠化治理造林5.6萬畝。五年間,森林覆蓋率從52.7%提高到57.7%,以每年一個百分點的速率遞增。
位居國家“南水北調”核心水源區,紫陽縣內河流屬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匯水流域,具有重要的生態服務功能。今年以來,該縣主動發力,逐一排查城區重點污水源,沿江各鎮紛紛成立江面漂浮物打撈隊,對轄區江面、碼頭漂浮物進行清理,對沿江餐館、酒店、旅社等生產生活污水排放進行專項整治,并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確保一江清水不受污染。
目前,縣城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人均8.1平方米,空氣質量二級和好于二級天數達350天以上,漢江出紫斷面水質保持在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Ⅱ類標準,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合格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