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許海昌 張斌 張慶 文/圖)日前,在紫陽縣麻柳鎮青巖村發現清代鄒姓家族古墓群,古墓保存總體完好,建造精美,古樸厚重,氣勢宏大。
3月2日,紫陽縣政協文史資料第八集《紫陽古建筑》采編組一行三人,到青巖村作坊坪探尋古院落鄒家院子。該院落為明清建筑風格,保存基本完好。而院子后面的古墓引起了我們更大的興趣,古墓主人鄒庭芳夫婦,清道光十七年(1837)立碑,墓建規格之高,實屬罕見。碑柱打磨精細,下有鏤空石墩,對聯為“峻嶺云連丹鳳舞,碧潭魚躍玉龍飛”“竹策叢生起甲第,福登呵護兆科明”。碑板五塊,大小相當,正面三塊,兩側各一,上部題寫的詩詞,斷續能辯,下部是人物雕畫,碑座長470厘米,寬80厘米,厚20厘米,打磨精細,重約2噸多的一塊巨石,二層蓋檐是長為460厘米,厚約10余厘米的一塊整石。
青巖村在今天,我們乘車到這兒都還顯得艱難的偏僻之地,180年前的古人是怎么把毛石雕琢成這樣厚重大氣?在生產運輸落后的時代,這樣巨大的石塊又是怎么運到這里來的?這似乎成了不解之迷。
一直生活在該院子的老人鄒定丕介紹鄒氏一族是清朝中期移民紫陽,至今在這里繁衍生息已十二三輩人了。另一位鄒姓老者用鄒家字派詩“玉公國庭盛,文龍定恒明”來印證他的說法。
更令人振奮的是,采編組在離此約兩公里的廟坪發現了鄒氏家族古墓群,有六座保存完好的古墓,是鄒氏家族遷移紫陽一至四代人的墓葬,所有墓葬均有墓碑,且有延續性記錄的特點,把一代接一代人的墓碑拼接起來,鄒氏家族遷移紫陽及在紫陽繁衍生息幾代人的生產生活信息就構成了一部完整的家族遷移陜南紫陽史話。
碑文上所述和鄒氏后人的講述大體一致,但更為詳盡準確,是“乾隆四十九年(1784)從四川大竹移民到任河里九甲”,此前是從廣東“乳源縣崇德都梅花地黃鹿塘”到四川的,正好印證了清代“湖廣填四川再入陜”的移民歷史。令人稱奇的是遷移至此的第二代鄒公才之墓(根據碑文推斷是鄒庭芳的爺爺,活了80歲,可謂是高齡老人),該古墓為三重石碑,古墓一體有石鼓立于兩側,其中一個還有石獸類石雕作下山狀立于鼓上,可惜頭不見了,推斷應該是麒麟,三重檐上石刻浮雕也是麒麟。最為驚詫的是墓碑兩側的石碑上的彩色雕刻,有鳳凰和仙鶴各一對,或飛或立極為逼真,雕琢的樹葉花草上的藍色葉片竟然光鮮如初。很難想像,這樣的露天彩繪,經過兩百年的風吹日曬依然如此鮮活,簡直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