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周錦政 余興福 唐波) 2017年12月28日,全市首家毛絨玩具企業——安康愛多寶動漫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在紫陽縣蒿坪鎮雙星社區正式開業。從注冊到開業僅用時15天,這是紫陽縣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縮影,展現了政務服務的“紫陽速度”。
近年來,紫陽縣積極推行“全程代理”政務服務模式,實行窗口前臺受理,后臺部門審批,中心過程管理。逐步完善縣鎮村三級便民服務體系,同時建立網上辦事大廳,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全面提升審批效率和服務質量,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有效激發了“雙創”熱情,全縣市場主體數量持續增加,企業活力不斷增強。去年9月,省委主要領導批示,同意在全省推廣紫陽“全程代理”政務服務模式。
“良好的營商環境既是生產力、驅動力,也是吸引力、競爭力。我們一定要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上下大功夫,充分釋放政策紅利,為企業‘松綁’,為群眾‘解絆’,為市場‘騰位’,讓市場主體感受到營商環境的切實優化。”紫陽縣委書記趙立根說。
“三次跨越”掀起效能革命
紫陽縣山大溝深,人口居住分散。一些偏遠鄉鎮的群眾到縣城辦事,一個來回一天就沒了,有的事還得跑好幾趟, 費時又費力。
為徹底扭轉這一局面,2011年8月,紫陽成立便民服務大廳,聯合13個部門開設日常事務辦理窗口,試圖讓群眾少跑“冤枉路”,少花“冤枉錢”。但當時不少審批事項該進大廳而不進,進了大廳的項目還要在外審批,窗口成了“收發室”“中轉站”。
2014年,紫陽縣用“不進中心挪位子,廳外審批摘帽子”的硬措施,使48個政府部門亮出“權力家底”,對外公開420項行政審批服務事項,成為全省首個公布縣級“權力清單”的縣。逐步完善縣鎮村三級便民服務體系,建立17個鎮級便民服務中心,并由過去單一針對群眾服務拓展為面向群眾和企業服務;實施周內、周末“AB崗”上班制,“365天無假日”服務方便群眾,變“滿山跑”為“一處跑”,實現中心之外無審批。
行政審批放權了,群眾辦事有“門”了,但如何提速又成為一道難題。
2015年,該縣開始推行“并聯審批”,按照“整合流程、服務前移、統一受理、分發相關、擱置前置、同步審批、信息共享、限時辦結”的原則,政務中心在一樓大廳專門開設“并聯審批”窗口,辦理此類事項的群眾只需在一個窗口,面對一個受理人員,填寫一張表格,錄入一次資料信息即可;工作人員通過高拍儀等將申辦資料傳入電子行政審批系統,由系統精確抓取各單位所需信息重新組合成表,分別送達到各單位核心部門進行同步受理、運作,最后,同步完成“同意審批”,變部門之間的“接力跑”為“齊步跑”。
本地群眾辦事難的問題得到改善,一個新問題開始凸顯。該縣常年有8萬在外務工人員,回家辦事成本太高,怎么辦?“互聯網+政務服務”成為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2016年,該縣開通政務服務網上辦事大廳,群眾開始用手機、電腦、熱線電話、自助終端等多種方式登錄行政服務中心網站,在線提出申請,實現了“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夢想。據介紹,在網上大廳辦理結束后,系統會以短信的形式將結果發送至群眾手機,他們可以選擇“自行前往拿取”或“免費郵寄”兩種方式,足不出戶地拿到證、照、錢。變“群眾往返跑”為“信息網上跑”。
權力“減法”換取市場活力“乘法”
“過去辦企業注冊登記要挨個部門跑,整個手續辦下來至少要一個多月,現在來一趟就辦完了所有手續!”2018年1月18日,60歲的紫陽縣遠達塑料加工廠負責人何遠達在縣政務服務中心辦理完注冊等相關手續后,現場為紫陽縣“全程代理”一站式服務打出滿分。
在紫陽,類似于何遠達辦證“只跑一次”的辦事服務還有136項,88項事項實現了零跑路。
為節約辦事成本,激發市場活力,該縣推行企業登記“多證合一、一證一碼”,辦理時限由原來的30個工作日提速到1個工作日以內,個體戶證照由原來的7個工作日提速到10分鐘辦結,建設項目類的移民搬遷項目也由一年時間提速到35個工作日。自推行網上辦事大廳以來,群眾辦事等候時間減少了50%,事項平均承諾時限減少了75%,極大地方便了群眾。
該縣將400余項行政審批、公共服務事項匯總成“權力清單”,統一納入縣政務服務中心辦理,先后將68項行政審批事項直接下放到鎮。通過規范縣鎮兩級“政務超市”,完善事中事后監管機制,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持續釋放改革紅利,有效解決了“簡政放權”“最后一公里”問題。
曬權亮責,多了制約,加了壓力。但是,并非有了權力清單就能管住權力。如果沒有相關的制度設計和技術手段監管,那么權力清單仍舊只是“一紙清單”。
該縣將各部門窗口及個人工作情況納入全縣年度目標考核,占部門綜合考核分值的10%。紀檢監察部門制定了《紫陽縣行政審批違法違紀行為責任追究辦法》,對審批部門、部門負責人、審批人員、窗口工作人員4個層次、32種違規行為實行責任追究。同時將ISO90001質量管理體系導入規范權力運行工作,固化權力運行軌跡,實行流程化管理,保證“清單”公開的所有權力都處于有序的程序控制和質量控制之下。
圍繞政務服務,建成政務督查、自動考核、全員考勤、移動審批APP等平臺系統,對群眾辦事各個環節自動跟蹤監督、預警提醒、考核匯總,實時了解辦件進展情況,將效能監督延伸到服務全過程。
四年來,該縣累計受理群眾辦事46萬余件,實現了辦結率100%,群眾滿意率99.8%。
從“抓項目”到“造環境”
長期以來,許多地方黨委政府更習慣于“抓項目”,但在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背景下,既要不忘“抓項目”的老本事,更要學習“造環境”的新本領,由過去追求優惠政策“洼地”,轉為打造公平營商環境的“高地”。
優良的營商環境,對一個縣來講,像空氣、陽光一樣,須臾不可缺少、片刻不能忽視。項目審批是企業落戶的第一道“關口”,是考量縣域營商環境的重要標尺。紫陽縣通過簡化審批程序、減少審批環節、優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促進項目早落地早開工。
“項目審批涉及的部門多、程序復雜,我們原本估計最少需要20天才能辦完手續,沒想到從材料送達到審批完成,僅僅只用了2小時!”2017年12月13日,安康愛多寶動漫文化產業有限公司負責人王亮對紫陽項目審批效率的提升深有感觸。
該公司是蘇陜協作毛絨玩具產業項目,涉及工商、環保、消防等相關多個職能部門,如果一家一家跑,企業會精疲力盡。在縣政務服務中心遞交材料后,“一窗受理”大大縮短了審批時間,從項目審批一開始,企業就放下了包袱,輕松上陣謀發展。
企業最怕的是“跑斷腿”“瞎折騰”“一碗水端不平”等問題。為此,紫陽縣圍繞“放管服”改革要求,最大限度服務企業,取消歸并審批環節66個、前置條件28件,減少申請材料59個,最大限度簡化了辦事程序,平均審批提速也達到了50%以上。推行企業登記、建設項目并聯審批改革,創新梳理常見企業登記類45類、建設項目類15類的并聯審批流程圖。
2018年1月,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正式下文,同意在紫陽縣設立商標注冊申請受理窗口,開展商標注冊申請受理業務,今后,紫陽縣商標申請人足不出縣即可辦理商標注冊業務。2017年12月,紫陽縣組建成立行政審批服務局,將分散在各部門的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向一個部門整合集中,按照“精簡高效、審管分離、協同監管、穩步推進”的原則,實行“一枚印章管審批”。
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既“筑巢引鳳”,又“固巢養鳳”。該縣充分發揮橋梁、紐帶和服務作用,主動作為、多方協調,以“全程代理”服務外來企業和本土企業,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作為適應經濟新常態、培育發展新動力的重要抓手,最大限度釋放改革紅利,大力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的體制機制環境,點燃創業激情。
營商環境如水,水活則魚大。2017年,全縣共新簽訂重點招商項目27個。全縣共有市場主體16828戶,僅2017年新增市場主體2332戶,同比增長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