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拿的是保底工資,等熟練了后一個月賺兩三千塊錢應該不成問題。”坐在自家工坊的縫紉機前,陜西紫陽縣毛壩鎮染溝村村民覃成富一邊縫著手里的玩具,一邊對記者說。
7月5日,紫陽縣迪鑫玩具工廠內,工人正在縫制玩具。(央廣網記者孫冰潔 攝)
為了讓那些不能或不愿外出務工的農戶增收有門路,紫陽縣毛壩鎮利用建設安置點形成的空閑場地,于2018年9月從江蘇省揚州市引進了迪鑫玩具工廠,從事毛絨玩具生產加工,并于當年11月8日正式開工生產。
據迪鑫玩具工廠負責人李家林介紹,目前玩具廠已在集鎮三期安置社區建成一個4300平方米的毛絨玩具生產加工總廠;并輻射臨近麻柳、高灘、瓦廟三鎮,在周邊各村安置點及人口密集區建設9個,總面積近9000平方米村級扶貧車間;并在全鎮農戶院落安排了一批家庭工坊。
短短8個月時間,玩具廠就吸納當地剩余勞動力254人在總廠及村級車間穩定就業,其中貧困戶109人,占比42.9%;帶動不便離家人員50余人,足不出戶在家做工增收。此外,玩具廠還與美國Big Lots公司、俄羅斯VMS GPOUP LLC公司建立了穩定的產銷關系;與美國Big Lots公司簽訂400萬元訂單,循序打開了歐美市場。李家林告訴記者,目前累計發放工資近500萬元,實現總產值超過2000萬元,儼然成了當地增收的引擎。
貧困戶覃成富就是受益者之一。他于早年在煤礦務工時受傷,造成腿部殘疾,只能靠輪椅活動,加上本人體弱多病,家里一直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玩具廠開廠之后,覃成富夫婦二人主動參加工廠組織的技能培訓,從廠里領取物料,一家人組建了一個小型家庭工坊。既不用離家外出務工,又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一舉兩得。
玩具廠的建立還逐漸轉變了一批村民生產生活觀念。據毛壩鎮鎮長葉飛介紹,通過集中管理,一大批村民逐步從原本自由散漫的狀態,轉型為有組織有紀律的產業工人。
據了解,目前紫陽縣毛壩鎮已設立21個家庭工坊,規模持續在擴大。通過將半成品送到家門口、加工后再上門收貨的方式,讓一些無法離家的殘疾人、80高齡的老人和暑期在家的學生等特殊人群,足不出戶就能居家就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