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郭華 程娜
六月紫陽,水清樹綠,田園吐翠,城鄉滿眼皆景。漫步在蒿坪鎮黃金村,一排排白墻黑瓦、具有江南水鄉風格的農房錯落有致,令人賞心悅目。
近年來,紫陽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農房改造為突破口,全力改善人居環境面貌,托起了群眾的“安居夢”。
走進蒿坪鎮黃金村村民曾德田家的二層小樓,房間寬敞,干凈整潔,各種家電一應俱全,讓人倍感溫馨。在農村生活了大半輩子的曾德田,怎么也沒想到,到了晚年還能住上和城里人一樣的洋房別墅。
“我家這房子可有年頭了,房子不僅被煤爐子熏黑了,屋頂還有點漏水。現在趕上了農房改造政策,我馬上行動。現在這新房子安全舒適、干凈衛生、寬敞明亮,重修后不僅可以自住,還可以做成民宿呢!”曾德田笑意滿滿地說著。個人出“小頭”,政府擔“大頭”,不僅緩解了經濟壓力,也圓了曾德田的“新居夢”。
紫陽縣境內千溝萬壑,河溪密布,農村生活環境和基礎設施較差,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不僅是時代之需,更是民眾之盼。因此,在農房改造過程中,該縣住建局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結合各村實際情況,在聽取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建立了主管部門、第三方專業機構和群眾代表參與的“三方監管”機制,激發農民群眾的積極性,高標準推進農房改造提升集中示范點項目,讓越來越多的農村群眾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新房。
與此同時,為提升農村群眾居住品質,滿足群眾安居夢想,在改造過程中,也充分考慮了農村產業的發展需求,抓好分類改廁、污水處理、廢棄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設施管護等項目,不斷加大基礎設施投入,通過優化空間布局、完善基礎設施等方式,為鄉村產業的興旺發達創造了良好條件。
從村容整潔,到生態宜居;從“有的住”,到“住得好”。近年來,紫陽縣下足“繡花功夫”,因地制宜打造“特色鮮明、生態宜居”的美麗宜居新村莊。2017年以來,累計開工建設農房3800戶,兌付補助資金約7800萬元。2024年,全縣實施農房改造55戶,已竣工15戶,預計10月底全面驗收入住,讓越來越多的群眾住房條件得到了改善,真正讓農房改造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