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網訊 通訊員 閆 鋒 余興福)2006年以來,紫陽縣堅持通過大范圍、多層面民意調查明確施政指向,采取年初承諾、年終踐諾的方式,連續6年累計投資近30億元,辦了120件城鄉群眾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實事、好事、難事。城鄉面貌由此煥然一新,城鄉群眾生活質量由此節節攀升;黨委、政府公信力空前提高,干群關系真正實現了水乳交融。
“民生大餐” 讓群眾自主“點菜”
2006年下半年,王曉江從旬邑交流到紫陽擔任縣長,為了盡快找準施政著力點與群眾意愿的結合點,自己動手設計了一張調查問卷,圍繞城鄉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發展等方面,征求全縣各級各部門全體工作人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離退休干部、村組干部及城鄉群眾代表的意見和建議,為政府工作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這是該縣開展的首次萬人問卷調查。此次調查顯示,99%的群眾都迫切要求建設縣城廣場。而城區最適合建設廣場的地塊是一個標準的“棚戶區”——10多畝地面上,聚集著54戶居民和12家單位?h委、縣政府曾先后數次試圖進行拆遷改造,都因阻力太大而“流產”。
民之所盼,政之所為,再硬的“骨頭”也要啃。此前拆遷戶一直擔心政府借修建廣場之名搞商業開發,縣上鄭重承諾:廣場建設完全公益化,并保證適當提高補償標準。因為順應了群眾意愿,這次拆遷異乎尋常的順利,原計劃90天的拆遷任務,結果僅40天就完成了。廣場建成后,成為名副其實的“城市會客廳”,有效提升了縣城品味,數萬城區群眾也有了休閑健身的好去處。
隨著實踐發展,紫陽的問卷調查內容結合各個時期的工作重點不斷充實完善,形式也從傳統的座談、走訪和書面問卷延伸到政府網站專門頻道、民間網站固定板塊、QQ群、微博群、領導干部個人信箱等開放式電子信息平臺,縣委政府綜合各個渠道的社情民意,確定每年要興辦的20件城鄉實事。
因為順應了民意指向,此后幾年里紫陽干群同心,好戲連臺。火車站進站路狹窄不堪,還被路霸私設“收費站”,群眾反響強烈:拆掉黑收費站!拓寬進站路!再建一個停車場!背街小巷路不平、燈不明、旱廁污水橫流:硬化巷道56條!加裝路燈189盞!新修改建公廁18所!保障房建設、城鄉供水工程、農村電網改造,敬老院建設、寄宿制學校建設、縣醫院及中醫院改擴建……一樁樁、一件件實事直奔群眾心坎。截至目前,該縣已累計完成城鄉實事120件,集中解決了一大批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上學難、住房難、出行難、增收難等問題。
“我們采取多種方式開展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實現了從‘閉門拍板’到‘開門決策’的轉變,從而使決策更加科學,更符合縣情實際,更符合群眾意愿。”縣委書記王曉江說。
開源節流 集中力量辦大事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在紫陽縣長梁濤的意識里,錢怎么來,怎么花,直接體現著一級政府的執政理念。
2006年,紫陽縣財政收入剛剛邁過4000萬元的門檻,次年初的“兩會”上,縣決策層卻向全縣人民公開承諾,投資2.19億元,在全縣實施城鎮和農村各10件實事。一時間輿論嘩然,萬眾側目:就這樣的家底,這些承諾能兌現嗎?
接下來的幾年里,紫陽努力培植財源、挖掘稅源、盤活資源、爭取外援。2012年,該縣財政總收入達到2.65億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76億元。2007年至2012年,通過處置國有資產和出讓土地獲得收入近3億元。僅2012年,紫陽向上爭取資金總額就達10.5億元。一系列有力地措施,夯實了紫陽為民辦實事的基礎。
一邊開源,一邊節流。在對財政專項資金專戶管理、?顚S、封閉運行的基礎上,紫陽縣對大額資金嚴格按照項目主管單位或實施單位、財政局、分管縣長、常務副縣長、縣長“五級審批”規定撥付。并建立一套以“最高限價、清單計價、現場二次報價、合理低價中標”為主要內容的“四價招標”制度,擰緊資金支出“水龍頭”。
為讓有限的資金發揮更大效用,紫陽建立了項目整合、資金捆綁的投入機制,同類項目形成規模、異類項目形成互補,有效防止項目“打架”、重復投資。該縣蒿坪鎮雙星避災扶貧移民安置小區占地面積150畝,安置居民1000余戶4000余人。建設過程中,縣扶貧、發改、交通、水利等部門各盡其力,整合項目資金2000多萬元用于小區基礎設施建設。2011年以來,該縣捆綁項目資金6300余萬元,用于移民安置點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城鄉普惠 幸福指數節節高
2012年9月3日,高橋鎮中心敬老院內張燈結彩、喜氣洋洋,67歲的劉際文與69歲的張維學兩位五保老人,在工作人員見證下喜結良緣。對此類底層弱勢群體的真誠關愛,集中體現著紫陽縣決策者們執政為民的情懷。連續五年來,紫陽已累計投資過億元,建成村級集中安置點16個、高標準鄉鎮敬老院22所,集中安置供養2353人,全縣五保老人集中供養率達84%。
在今年的高考中,紫陽1907名考生中,一、二本上線人數809名,本科綜合達線率70%,遠超全市平均水平,這是對紫陽近年狠抓基礎教育的最好回報。6年來,紫陽新建校舍13萬平方米,全面實行“兩免一補”和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大力實施“蛋奶工程”,每年拿出數百萬重獎教育功臣和成績突出學生。對教育這一關系千家萬戶的基礎民生工程傾情投入,讓該縣黨委政府贏得了民心,更讓無數普通家庭收獲了業成家富的幸福。
過去6年,紫陽投入就業資金近億元,發放創業貸款超過3億元,全力扶持創業促進就業,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速連年位居全市第一;完成了21個鎮衛生院和212個標準化衛生室建設,覆蓋城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基本形成;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8670套,總建筑面積79.3萬平方米,近9000戶中低收入家庭喜遷新居,單項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
只有群眾才真正知道他們最需要解決什么問題。烹飪‘民生大餐’,將‘點菜’的權力交給群眾,干群眾最想干的事,才能做出美味佳肴。紫陽縣傾注真情、投入真金白銀,奔著群眾的心坎干事,讓全縣35萬群眾切切實實感受到了幸福指數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