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在孩子幼兒時期就開始報各類輔導班,讓孩子學習文化類課程。一些學校和培訓機構也迎合家長的心理,違背幼兒的身心成長規律提前進行學科教學。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10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0.5%的受訪者認為幼兒園“小學化”違背孩子成長和教育規律,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51.8%的受訪者認為這限制幼兒想象力,影響其全面發展。58.9%的受訪者認為幼兒教育中最重要的是開發智力,培養學習興趣,55.4%的受訪者認為是塑造幼兒良好的個性品格。
60.5%受訪者指出幼兒園“小學化”違背孩子教育和成長規律
上海某外企采購經理徐姜(化名)的兒子今年公立幼兒園大班剛畢業,他坦言非常不喜歡“小學化”的幼兒園。“這會提前透支小孩子的學習興趣,最后導致孩子厭學,適得其反。也因為搶跑了,孩子一開始覺得小學太容易,到后面反而更容易受挫,也影響孩子的長久發展”。
“我不希望孩子長大了卻發現沒有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童年。” 深圳全職媽媽張蓮(化名)的女兒上私立幼兒園大班,她認為,學習是貫穿人一生的事情,如果孩子從小都被別人決定做什么,以后成了一個沒有主見和想法的人,才最可悲。
浙江寧波公立小學有23年教齡的一級教師林聰(化名)向記者介紹,她所在學校統計一年級孩子知識水平時,發現差別非常大,有些孩子只能數到5以內,做加減法有困難,自己的名字書寫還不流暢,有些則大部分書都看得懂。林聰說,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師對學習節奏把握比較為難,提前掌握很多知識的孩子容易分心,有些暫時落后的孩子會喪失學習的自信心。
幼兒園“小學化”會產生什么影響?調查中,60.5%的受訪者指出這違背孩子的成長和教育規律,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51.8%的受訪者認為這會限制幼兒想象力,影響其全面發展,50.1%的受訪者認為這會扼殺幼兒學習興趣,可能導致孩子產生厭學情緒,47.5%的受訪者認為這會讓孩子無法享受童真時光,抹殺幼兒天性,40.4%的受訪者認為這會讓家長攀比、“搶跑”的心理愈演愈烈,26.6%的受訪者認為這會造成幼兒入小學時成績相差懸殊,不便開展教學,16.4%的受訪者認為這會導致不合規不合法學前教育機構泛濫。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指出,“三年級現象”近年來不斷引起關注。該現象是指,在幼兒園階段學了一些知識、進小學時測試分數很高的孩子,到三年級成績開始下滑;而另外一部分在幼兒園游戲玩得很充分、各方面發展很充分的孩子,到了三年級,成績開始超過一年級時表現更亮眼的孩子。
湖南師范大學高等教育學博士、湖南文理學院師范學院講師涂麗華指出,幼兒園“小學化”對幼兒的成長百害無一利。“第一,人在童年時期的匱乏是終生都無法彌補的,幼兒時期玩樂的缺乏和學習壓力帶來的沮喪與痛苦甚至會成為一個人終生的底色。第二,就學習而言,人最好的教師是自己,一個始終因愉悅而保持身心力量充沛的人會更好學而且學得更高效。從小就因學習壓力而覺得不愉快的人,難以產生內在的學習動力。成就一個人卓越與幸福的不是天賦,而是興趣與勤奮。幼兒階段游戲的愉悅體驗會不斷強化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產生學習興趣。第三,幼兒園‘小學化’會從一開始就在孩子的心里給教育打上功利的烙印,使之一直認為教育就是為了某種功利目的而不是為了人自身的健康發展”。
58.9%受訪者認為幼兒教育重在開發孩子智力,培養學習興趣
“絕大多數培訓班的宣傳都是在販賣教育焦慮。”徐姜認為,幼兒階段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如何待人接物,跟其他人怎么相處,遇到了問題怎么解決,怎么樣調整自己的情緒等。
張蓮認為,幼兒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以及各種生活常識。“家長平時應該帶孩子到處去轉轉玩玩,在旅途中長長見識。孩子的情商高,以后在社會上不容易受挫”。
有5年教齡的山東臨沂公立幼兒園教師彭慧敏(化名)認為,幼兒階段,孩子的行為習慣的養成很重要。“我們用的教材是山東省編用書,涵蓋了五大領域,語言、數學、藝術、健康、科學等”。
在幼兒教育中什么最重要?調查中,58.9%的受訪者認為是開發智力,培養學習興趣,55.4%的受訪者認為是塑造孩子良好的個性品格,50.7%的受訪者認為是身心健康發展,其他還有:培養孩子生活上和學習上的良好習慣(46.4%),與同伴友好相處,培養人際交往能力(34.3%),通過地震演習、參觀警局等培養孩子的基本生存能力(34.1%),培養孩子興趣愛好,如鋼琴、舞蹈等(20.7%)等。
涂麗華認為,幼兒園的教育應該以游戲為主,同時進行一些規訓教育。通過游戲使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包括使孩子身心處于愉悅的狀態、發展興趣、養成好習慣和提高專注力等。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杜園春 實習生 顧凌文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