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機構編制工作條例》精神解讀
中共安康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
《中國共產黨機構編制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頒布實施!稐l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著力于加強黨對機構編制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為黨管機構編制作出制度性安排,是統領機構編制領域各項法規制度的基礎主干黨內法規,是機構編制工作的基本遵循。為學習貫徹好《條例》精神,中共安康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結合實際對《條例》精神進行了解讀。
《條例》出臺的背景和目的
背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機構編制工作,對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加強機構編制管理、推進機構編制法定化作出重要部署!吨泄仓醒腙P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和《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第二個五年規劃(2018-2022年)》明確提出制定中國共產黨機構編制工作條例,作為貫徹落實黨中央有關精神的重要舉措。
目的:加強黨對機構編制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規范黨和國家機構編制工作;鞏固黨治國理政的組織基礎。
機構編制工作原則
一、堅持黨管機構編制。堅持黨對機構編制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堅持民主集中制,把加強黨的領導貫徹到機構編制工作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完善保證黨的全面領導,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制度安排,有效實施黨中央方針政策。
二、堅持優化協同高效。適應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力求科學合理、權責一致,科學審慎設置黨和國家機構,統籌謀劃好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建設;力求有統有分、有主有次,理順黨的領導體系和政府治理體系、武裝力量體系、群團工作體系之間的領導指揮關系,明確其他各個體系的職責定位,完善黨和國家機構布局;力求履職到位、流程通暢,統籌干部和機構編制資源,提高各類組織機構貫徹落實黨的決策部署的效率,構建運行順暢、充滿活力、令行禁止的工作體系。
三、堅持機構編制剛性約束。貫徹編制就是法制的要求,機構編制一經確定必須嚴格執行,錄(聘)用人員、配備干部、核撥人員經費等應當以機構編制為基本依據。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維護機構編制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切實把機構編制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加快完善機構編制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法規并有效實施,依據國家法律法規有關規定履行法定程序。
四、堅持機構編制瘦身與健身相結合。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和財政保障能力,管住管好用活機構編制,嚴控總量、統籌使用,科學增減,不斷提升機構編制資源使用效益。妥善處理嚴控機構編制與滿足發展需要之間的關系,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保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條例》規定的機構編制工作程序
一、動議。
黨委(黨組)或者負責機構編制工作的部門,根據黨中央要求和機構編制管理實際,按照機構編制管理權限提出啟動有關體制機制和機構編制調整意見。
二、論證。
機構設置是否科學合理。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是否有利于強化黨的組織在同級組織中的領導地位,是否有利于更好發揮黨的職能部門作用,是否堅持一類事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統籌、一件事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負責,是否體現黨政機構統籌設置;是否符合黨中央要求。
編制配備是否符合規定。編制和領導職數配備是否符合黨中央有關規定和機構編制黨內法規、國家法律法規相關要求,是否適應黨和國家事業、經濟社會發展、機構履職需要,是否符合編制種類、結構和總額等規定;領導職數配備是否符合領導職務名稱、層級、數量等規定。
論證是否進行調研研究和審查。各級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研究論證機構編制事項時,應當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和合法合規性審查,重大問題應當進行專家論證和風險評估。研究論證時應當充分聽取各方面意見。
三、審議決定。
部門機構編制事項申請的審批程序。對于部門機構編制事項申請,屬于本級編委管理范圍的,由本級編辦研究提出明確審核意見后,報本級編委審批;屬于本級黨委管理范圍的,由本級編委經集體討論后提出明確審核意見,報本級黨委審批。在特殊情況下有些部門機構編制事項申請屬于上一級黨委及其編委的管理范圍,審議批準的具體程序和要求按有關規定執行。
地方黨委機構編制事項申請的審批程序。上級黨委、編委是地方黨委機構編制事項申請的審批決定主體。對于地方黨委機構編制事項申請,屬于上一級編委管理范圍的,報上一級編委審批;屬于上一級黨委管理范圍的,由上一級編委提出明確審核意見,報本級黨委審批。例如,縣級黨委的機構編制事項申請,如果屬于市級編委的管理范圍,報市級編委審批;如果屬于市級黨委管理范圍的,由市委編委提出明確審核意見,報市級黨委審批。
機構編制議題的審議內容。審議是否有利于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是否符合黨中央有關規定和機構編制黨內法規、國家法律法規以及相關政策規定;是否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財政保障能力,能否解決實際問題;是否科學合理,充分考慮了除機構編制外的其他解決辦法;是否對可能帶來的問題和困難進行客觀分析,并做好應對準備等。
四、組織實施。根據決定,按權限分級組織實施。
《條例》明確的機構編制工作制度、機制
一、機構編制報告制度。規定了部門向本級編委、編委向本級黨委、編委就重要事項向上一級編委定期報告機構編制管理情況的制度,即各部門應當定期向本級編委報告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情況;縣級以上地方各級編委應當定期向本級黨委報告機構編制管理情況,重要事項還要向上一級編委報告。
二、編制使用實名制管理制度。機構編制實名管理內容主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機構審批及實際設置情況,包括機構的名稱、性質、規格、類別、隸屬關系、主要職責、內設機構等。二是編制和領導職數核定及實際使用情況,包括編制類型及數量、領導職數(包括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內設機構領導職數),以及實際使用編制和領導職數的人員姓名、性別、公民身份號碼、所在機構、所占編制類型、職務職級等。
三、部門職責分工協調機制。關于職責分工的協商:相關部門對職責分工爭議,應首先采取主動協商的方式解決。已明確工作牽頭部門的,以牽頭部門為協商工作的主辦部門;尚未明確工作牽頭部門的,以首先對職責分工提出異議且建議共同協商的部門為協商工作的主辦部門;其他相關部門是協商工作的協辦部門。協商過程中,主辦部門應當充分聽取協辦部門的意見,協辦部門應當予以配合。經協商達成一致意見的,由主辦部門將協商工作紀要報送本級編辦備案審查,編辦認為有必要發文明確的,按程序報批,并發文明確;認為沒有必要發文的,子以備案。職責分工的協商是通過明晰任務分工、完善工作流程等方式解決職責分工爭議問題,不能擅自改變法律法規、“三定”規定和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文件已經確定的職責分工。關于職責分工的協調:相關部門協商未達成一致意見,由主辦部門提請本級編辦進行協調。編辦受理申請后,組織爭議各方開展協調,并在一定期限內提出協調意見。經反復協調難以達成一致意見時,編辦根據改革與管理的實際需要,及時提出職責分工意見,按規定程序報批。經批準的職責分工意見,應當正式發文告知爭議各方,爭議各方必須嚴格執行。
四、編制統籌和動態調整機制。建立健全編制統籌調配和動態調整機制,一是要打破“編制歸部門所有”的觀念,明確機構編制是黨的重要政治資源、執政資源,必須堅持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科學配置、動態調整、合理使用編制,該精簡的精簡,該加強的加強;二是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建立編制動態調整機制,依據職能變化、工作量等多種因素動態調整編制,優化編制結構,讓編制動起來、活起來,充分發揮編制效益;三是要賦予地方和有關部門動態調整本地區、本系統編制的自主權,但必須在中央批準的總額內按規定和權限進行調整,超出權限的要按程序報批。
五、機構編制核查制度。建立機構編制核查制度,各級機構編制委員會是機構編制核查工作主體、核查范圍市管理范圍內機構編制資源實際配置情況;核查頻次是本級黨委一屆任期內至少組織1次。核查目的是全面及時查清管理范圍內機構編制資源的審批和執行情況,準確掌握機構編制基礎數據,集中規范機構編制管理秩序,為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加強機構編制管理提供依據和保障。
六、機構編制執行情況和使用效益客觀評估制度。各級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是機構編制核查工作主體,評估的內容主要為機構編制審批后貫徹執行和使用效益等情況,尤其是對新組建、調整的部門,要依據新“三定”規定,重點評估新增(調整)職責是否落實到位,需加強的職責是否切實強化,已取消或調整的職責是否完全落實,主體、牽頭、配合類職責是否履行到位,履職效率效能如何,機構運行是否順暢,編制配備是否合規等情況。評估方法可綜合運用材料調閱、個別訪談、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并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強信息采集和分析研判,全方位、多角度開展評估。評估的結果運用。對于評估中發現部門存在占編“吃空餉”、機構編制批復長期不落實、機構編制資源閑置浪費等情況,可考慮酌情核減或調整該部門相應機構編制,收回編制統籌使用。
七、機構編制管理同組織人事財政預算管理共享信息機制。建立機構編制管理同組織人事、財政預算管理共享的信息平臺,是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明確要求。各級組織、機構編制、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通過建立共享信息平臺,實現機構編制實名管理系統與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管理、工資核定與統發、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管理等系統的信息數據共享,從而減少機關事業單位重復填報相同數據。配套建立信息數據核實比對、聯合校驗等工作機制,推動將共享信息平臺中的機構、編制和人員情況,作為機構編制管理、干部配備、工資核發、社會保險審核等業務的重要依據。建立健全組織、機構編制、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的聯動管理機制。
八、各級編辦與紀檢監察機關、巡視巡察機構和組織人事、財政、審計等部門間情況通報、信息共享、線索移送、整改反饋等工作機制。
《條例》強調的機構編制工作紀律
一、各地區各部門黨委(黨組)必須服從黨中央對機構編制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二、機構編制一經確定必須嚴格執行。
三、經批準發布的各部門各單位“三定”規定、機構編制管理規定等,是機構編制法規法定化的重要形式,各地區各部門必須嚴格執行。
四、未經黨中央授權,任何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預地方機構設置。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不得就機構編制事項作出具體規定,不得作為審批機構編制的依據。
五、“六個嚴禁”:(一)嚴禁在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和機構編制重大決策部署過程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搞變通、拖延改革或者逾期不執行、不報告;(二)嚴禁擅自設立、撤銷、合并機構或者變更機構名稱、規格、性質、職責權限,在限額外設置機構,變相增設機構或者提高機構規格;(三)嚴禁擅自增加編制種類、突破行政編制總額增加編制、改變編制使用范圍、擠占挪用基層編制,擅自超編錄(聘)用、調任、轉任人員,擠占挪用財政資金、其他資金為超編人員安排經費,以虛報人員等方式占用編制并冒用財政資金;(四)嚴禁違規審批機構編制、核定領導職數,或者超職數、超規格配備領導干部;(五)嚴禁偽造、虛報、瞞報、拒報機構編制統計、實名信息和核查數據;(六)嚴禁實施其他違反機構編制管理規定的行為。
對違反《條例》規定的處理
一、對違規行為,各級機構編制委員會有權采取通報批評、責令限期糾正、予以糾正等處理措施。
二、對違規責任人,各級機構編制委員會可以采取約談、責令說明情況、下達告誡書等處理措施。
三、對違規超職數、超規格配備領導干部,違規超編錄(聘)用、調任、轉任人員,擠占挪用財政資金、其他資金為超編人員安排經費,以虛報人員等方式占用編制并冒用財政資金等行為,有關機關應當依規依紀依法查處和糾正。
四、違反本條例規定,以及對機構編制違紀違法行為查處和追責不力、問題整改不到位造成嚴重后果的,依照《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規定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