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天津某地污水直排海河?
真相:近日,網傳天津市富民橋附近河西區海河岸邊污水直排入河視頻,引發關注。經與河西區生態環境局核實,該網傳信息為謠言。真實情況為:該視頻展示位置為市政雨水排口,視頻拍攝當日該排口正根據水務部門汛期防汛排瀝指令開啟雨水泵站排水。經監測人員根據現場取水樣進行快速檢測,水質符合Ⅲ類水體標準,現場未發現明顯被污染現象,也未發現異味存在。(來源:“天津辟謠”微信公眾號)
辟謠:中國駐沙特大使館鄭重聲明
詳情:近期,國內某公司發布信息,聲稱在中國駐沙特使館國慶75周年招待會期間,將舉辦所謂“中沙共建‘一帶一路’十一周年成果展”,謊稱可組織企業參展并參加招待會,騙取高額費用。對此,中國駐沙特大使館鄭重聲明:所謂“中沙共建‘一帶一路’十一周年成果展”與我館國慶75周年招待會無任何關系,我館從未參與或授權任何機構舉辦上述展覽。我館國慶招待會請柬已經嚴格審核發放完畢,不可轉讓。請廣大企業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如已造成損失,請及時向公安部門舉報案件線索。(來源:“中國駐沙特大使館”微信公眾號)
誤區:吃石榴特別是石榴籽能美容?
真相:這種說法不準確。石榴中比較有特色的活性成分主要是一些多酚類抗氧化物質,如花色苷、花黃素類、鞣花酸等。不同品種的純石榴(籽食汁液)中總多酚含量大約在0.2%至1.0%之間。確有一些動物實驗表明,多酚有抗氧化、防衰老的作用,但不能寄希望于這些抗氧化物質來美容“減齡”。一方面,上述試驗結果大多是一些體外實驗或動物實驗,目前暫無可靠的人體研究證據;另一方面,想要達到實驗中的有效劑量,現實中光靠吃石榴根本做不到,因為一般人一下子根本吃不了那么多的石榴。此外,還有一種說法是石榴籽中含大量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占到總脂肪酸含量的97%,有益皮膚健康。但實際上,這些脂肪酸和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里所含脂肪酸等沒有本質上的差別,且石榴籽中的油脂含量不算很高,要想獲得這些不飽和脂肪酸,食用石榴籽的效率太低了。(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提示:中秋假期安全提示!
詳情:中秋假期即將來臨,這份安全提示請查收!
企業生產安全
各生產經營單位要強化風險意識,開展節前安全檢查,消除安全隱患,管控各類安全風險,嚴禁無資質、非專業人員頂崗上班,違規操作。
嚴格管控動火、檢維修、有限空間、高處作業、吊裝、臨時用電等危險作業,嚴格控制高溫高壓、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高危區域人員數量。
強化值班值守,完善應急處置預案,配齊應急救援裝備物資,加強應急演練。
防范災害性天氣
及時關注天氣預報和臺風、暴雨等預警信息,了解掌握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應急避險常識,遇到突發狀況及時自救。
遇到災害性天氣,建議調整出行計劃,盡量減少外出,避免進入山洪易發區、河道行洪區及低洼地帶等危險區域。
企業要制定防洪和重大災害性天氣應急預案,建立汛期自查、巡視和應急值守制度。
家庭消防安全
家庭要注意安全用火用電用氣,不超負荷用電,不私拉亂接電線,廚房用火不離人,不要臥床吸煙,教育兒童不玩火。
居民住宅物業服務企業應加強消防管理,每日開展防火檢查、巡查,及時消除火災隱患。
定期對燃氣灶具進行檢查維護,如發現燃氣泄漏,要迅速關閉閥門開窗通風,到室外安全區域撥打維修電話。
出行安全
提前對車輛進行全面檢查維修,確保車況良好。
駕車時不超速行駛、不疲勞駕駛、不酒駕醉駕。尤其是在遇到下雨、大霧等惡劣天氣時,更須嚴格控制車速。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不要攜帶煙花爆竹、汽油、柴油、酒精等易燃易爆危險品,留意滅火器、安全錘和安全出口位置。
乘車出行要到正規客運場站,切勿乘坐私攬客源、無營運資質等非法營運客車,不要乘坐超員和違規載貨的營運客車,乘車務必系好安全帶。
旅游景區安全
出行前應提前了解目的地環境情況,掌握緊急聯絡方式,做好充分準備,避免在惡劣天氣出游。
謹慎參與玻璃棧道、漂流等高風險旅游項目,參與前要認真了解項目經營者的資質、安全措施及項目的安全要求。
切勿進入未開發、未對公眾開放、不具備安全條件的自然保護區、海灘、無人島、野景點、網紅景點等區域開展游覽、探險、戲水、露營等活動。
人員密集場所
進入景區、機場、車站、碼頭、賓館、禮堂、影劇院等人員密集場所時,首先應注意觀察、了解熟悉應急疏散路線、安全出口、滅火器材擺放位置及周圍環境。
如遇緊急情況,要根據工作人員引導進行疏散,不要逆人流前進,不要互相擁擠,以免造成踩踏。
遇到火災時,要沉著冷靜,迅速正確逃生,不貪戀財物、不乘坐電梯、不盲目跳樓。
兒童安全
不要把孩子單獨留在室內、車內,不要讓孩子在無成年人陪同的情況下外出活動,盡量不要到人群擁擠的地方玩耍。
教育孩子不向樓下拋東西,不攀爬陽臺、門窗或其他高處,謹防摔傷或墜落。
教育孩子不要私自下水游泳,不到危險的水域玩耍,嚴防溺水。
森林草原防火
進入林區草原,嚴禁攜帶任何火種,不吸煙、不用火。
嚴禁一切野外違規用火行為。一旦發現森林草原火情,立即撥打“12119”報警。(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