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濱區發改局 寇冠 李君茹
摘要:近年來,漢濱區以增強村級集體經濟實力、實現農民共同富裕為目標,加強政策引導,創新發展方式,整合蘇陜協作資金4.75億元,源源不斷注入到332個村集體經濟組織,通過“四議兩公開”,由漢濱區資產收益扶貧資產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統一歸集后,著力支持“一區一策”帶貧益貧能力強的產業,有力促進了區域經濟做大做強、特色主導產業培育壯大,推動了區域產業的提質增效,促進了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為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經驗做法】漢濱區是鄉村振興全國重點幫扶縣區、革命老區。國土總面積3646平方公里,轄23個鎮4個街道辦,戶籍人口102萬,其中農業人口80萬人,是典型的農村占大頭、農民占多數的農業大區。全區有脫貧村231個,脫貧人口60514戶201617人,脫貧人口占全省4%、全市25%。2019年以來,漢濱區立足實際,先后印發了《漢濱區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施方案》《關于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進一步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實施意見》等,配套下發了《漢濱區扶持壯大村(社區)集體經濟資金管理辦法》《漢濱區村(社區)集體經濟收益資金支出管理辦法》《漢濱區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考核辦法》等,不斷破解難題,確立了發展村集體經濟的目標,助推村經濟發展壯大。幾年來,漢濱區整合銜接資金、蘇陜資金、財政專項資金等13.12億元,其中蘇陜協作資金4.75億元,用于332個村(社區)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預計2022年村集體經營收益約7388萬元,平均每個村(社區)年收益達到20.6萬元。
一、主要做法
(一)建強村黨組織。堅持黨建引領,把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作為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強化村黨組織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領導地位,全區所有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負責人,全部由村黨支部書記兼任。村級集體經濟重要事項,實行“四議兩公開”。把村干部薪酬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實績掛鉤,激發村干部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積極性。村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得到全面強化,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二)創新發展模式。蘇陜協作資金注入村集體后,各村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科學、適合的發展模式壯大村集體經濟。一是自主經營模式。對產業發展基礎好和自我發展潛力大的行政村,支持村級集體經濟合作組織將注入的蘇陜協作資金用于自主發展特色產業。大竹園鎮大竹園社區成立了林江茶葉合作社,種植陜茶一號2000畝,低改茶園1000畝,建成自動化、清潔化、茶葉精制生產線4條,生產紅茶和綠茶,產品先后獲得第十二屆中國西安國際茶葉博覽會銀獎、第十一屆中國茶博會第四屆亞太茶茗特別金獎,帶動群眾通過土地流轉、訂單收購、園區務工、同步同業、生產托管、返租倒包等方式持續穩定增收,村集體從中獲得固定收益。二是聯村發展模式。根據產業發展實際,原則上在本鎮范圍內,把產業結構相同、發展基礎相當的村聯合起來成立合作社,擴大產業規模,推進三產融合發展。晏壩鎮的中心社區、胡家溝、雙澗等7個村,投入資產3500萬元,發展茶葉8000余畝,建立茶葉加工廠,成立茶葉產業協會,帶動7個村群眾增收,村集體每年從中獲得固定收益。三是股份合作模式。以“撥改投、投轉股(債)、股(債)分紅”模式,引導村集體將注入到村的蘇陜協作資金有償投入到新型經營主體,按照“區級統籌、鎮辦實施、村級所有、企業使用、收益固定”的要求,實行村集體資金所有權、企業資金使用權、村集體分紅收益權“三權分置”。折股量化到村、收益分紅到村,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目前,通過異地置業、光伏發電、資產租賃等資產收益扶貧方式,全區358個村(社區)作為股東進入漢濱區資產收益扶貧資產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公司有凈資產約10億元,其中蘇陜協作資金形成凈資產3.57億元,每年按2-6%提取固定收益,年收益超2000萬元。
(三)規范收益管理。對注入到村集體的蘇陜協作資金投資到市場經營主體,每年按照資金的6%提取固定收益,在提取法定的10%公積金和20%公益金后,剩余60%優先納入村級集體公益事業費用進行使用,10%用于集體經濟組織運轉管理費使用。資金使用嚴格按照“銀農直連”資金支付審批管理程序支出。主要用于村級供水設施、村內道路等公益性設施管護,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小型設施建設、設備購置和日常養護等,脫貧戶、邊緣戶、受疫情影響重點戶、特困戶的救助等。
(四)強化資金監管。嚴格落實五項風險防控機制,確保蘇陜協作資金注入村集體能夠保值增值。一是建立項目篩選機制。對符合使用壯大村集體經濟資金的申報項目,實行區、鎮、村“三級聯審”和“三榜公示”,從源頭上確保資金使用精準。二是建立資產擔保機制。要求使用壯大村集體經濟資金的實施主體要提供資產擔保,采取由國家企事業單位有穩定收入來源的工作人員擔保、企業法人財產擔保、兩權抵押擔保等方式。三是建立誠信評估機制。對使用壯大村集體經濟資金的企業進行誠信評估,對有不誠信情況的,納入信用黑名單。四是建立資產清算機制。對因破產或其他原因不能退還所使用壯大村集體經濟資金的,按照破產清算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財務審計清算,清算資產優先保障村集體產業發展資金的回收。五是建立離任審計機制。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一屆任期滿后,由鎮政府負責,對其進行離任審計,確保村集體經濟資金安全,確保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廉潔高效運行。
二、主要成效
(一)推動了村支部建強。集體經濟壯了,支部腰桿直了,村級黨組織“有錢辦事”逐步得到了解決,凝聚力、號召力和戰斗力進一步加強,吸引更多的懂經濟、能致富、會管理的致富能手、農民經紀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等優秀分子選任為村干部,使其成為發展村集體經濟生力軍。2021年村“兩委”換屆后,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占比95.4%,村黨組織書記平均年齡47.3歲,較上一屆下降3.9歲,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25.3%,較上一屆提高12.8個百分點,實現了村干部年齡、學歷“雙優化”,能力、素質“雙提升”目標,解決了村干部年齡斷層問題,夯實了村黨支部的干部基礎,為村集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壯大了村集體經濟。漢濱區從蘇陜協作資金、涉農整合資金和財政專項資金中累計投入到壯大村集體經濟資金13.12億元,其中蘇陜協作資金4.75億元。預計2022年村集體經營收益約7388萬元,其中蘇陜資金壯大村集體經濟收益將達到2700萬元。到2022年底,全區涉農的358個村(社區)收益在5-10萬元的有26個村(社區),收益在10萬元以上有332個,有13個村(社區)年收益將達到50萬元以上。
(三)促進了產業提質增效。注入到村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蘇陜協作資金,由漢濱區資產收益扶貧資產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統一歸集后,重點圍繞富硒食品、紡織服裝(毛絨文創)、數字經濟等產業鏈“建鏈、強鏈、延鏈、補鏈”優先予以保障,著力支持“一區一策”帶貧益貧能力強的產業,有力促進了區域經濟做大做強、特色主導產業培育壯大,推動了區域產業的提質增效,立華牧業、毛絨文創等一批總部企業、鏈主企業落戶漢濱。
(四)帶動了群眾穩定增收。通過蘇陜協作資金項目帶動,建立經營主體與農戶穩定的利益聯接機制,充分發揮新型經營主體上聯市場、下聯農戶的橋梁紐帶作用,引導新型經營主體通過訂單生產、土地流轉、股權合作、吸納就業等方式與農戶形成穩定的產業帶動關系和利益聯結關系,把農戶嵌在產業鏈上,讓群眾有了源源不斷的收入來源。
(五)提升了資金使用安全。將蘇陜協作資金投入到經營主體,往往存在著較大風險,使得資金使用和資金監管存在不小的壓力。通過建立健全項目篩選、資產擔保、誠信評估、資產清算和離任審計等五大機制,規范資金管理和使用,不斷形成物化資產,確保資金保值增值,有效破解了資金使用風險。漢濱區創新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模式,引起了各方高度關注,《新華社內參》等中省新聞媒體先后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