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朝慶
市四次黨代會提出,我市今后五年的目標是“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這一新任務的提出,是在綜合分析我市內在條件和外部環境、階段特征、自身發展趨勢及動力前提下,深刻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基礎上得出的,具有科學性和指導性,如何將這一宏偉目標變為現實,我認為要強化農業基礎地位,通過創新農業發展模式,做強現代農業,為我市工業化、城市化提供有力支撐,從而形成城鄉協調發展的良好態勢。
一、我市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的必要性和現實可行性
在現代經濟發展結構中,農業產值在經濟總量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少,以美國為例,農業在其經濟總量中占比不足3%。而且農業盈利能力也很弱,世界很多發達國家都是工業或服務業反哺農業,長期對農業實行巨額補貼,因此,有些地區就干脆放棄農業。然而,對安康而言農業仍是經濟發展的引擎。首先,從我市現階段定位來講,我們才剛從農業社會跨入工業社會,雖然工業發展速度較快,但總量較小,而我們面臨的卻是快速城市化的大趨勢。從理論上來說,工業化是由農業現代化推動,而城市化是工業化的必須結果,因為農業現代化提供了遠遠超過農業生產者需求的農產品,為工業勞動者提供生活必需品的同時,也為工業提供原材料和為工業提供勞動力,工業總體是集約式大生產,從而推動快速城市化,一些欠發達地區試圖以城市化帶動工業化的實踐是一種本來倒置,那種攤大餅式的城鎮化,帶來的結果是消失了大片優質農用地,換來的是一片片黑燈瞎火的高樓大廈和一條條冷清孤寂的商業街,因此城鎮化還是要從基礎做起,不宜拔苗助長,具體到我市還是要先做強農業。
其次,從我市發展現實環境來看,也需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從國家功能區劃分來講,我市屬生態保護區,因環境的約束是限制過度開發的,同時我市也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采礦業及有污染的加工業也屬限制發展,再者我市也是秦巴山區最大的集中連片特困區,貧困的對象是廣大山區農民,而這些貧困對象大多是未受過良好教育的、缺技術的勞動力,無法進入城市被工業化所吸收,因此只能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解決他們貧困問題。
再次,從我市經濟發展產業布局看,我市將清潔能源、生態旅游、現代農業、秦巴醫藥、新型工業、綠色礦產、安康絲綢等作為支柱產業,大部分產業都與農業有較高關聯度,特別是旅游,無論是推出的全域旅游,還是鄉村農業觀光游、節假日休閑游,乃至自駕游等都與農業具有很高契合度,因此,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也是我市產業布局的客觀現實所決定的。
另一方面,從農業發展基礎來看,我市具有發展現代農業的可行性。一是從市場需求來看,農業已經從滿足總量需求,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隨著農產品消費的轉型升級,人們對農產品質量的要求已延伸到生產環境,由于我市工業化程度低,生產農產品的基礎條件土壤、水、空氣均未受到污染,我市森林覆蓋率高,水資源豐富,污染企業少、生態的自我修復能力還比較強,這就為我市生產高品質的農產品提供了可能;二是從我市農業發展的基礎來看,具有發展現代農業的條件,上世紀90年代,隨著農業產業化速度加快,農業比較效益差,加之小生產大市場帶來的農產品價格競爭加劇,我市傳統自給自足的農業模式迅速被解構,農民紛紛放下鋤頭進城務工,為穩住農業,市縣兩級政府積極應對,通過加大科技投入,在農業基礎條件較好的月河流域建立了高效農業示范帶,此后,為解決單個農業大戶規模小的問題,又成立了一些農業合作社,這些早期大戶和合作社為后期建立農業企業積累了經驗,近幾年,在政府大力扶持下,我市建立了大小不等的農業園區300多個,這就為我市進一步發展現代農業奠定了堅實產業基礎;三是從農業發展勞動力要素看,我市農民20年的外出打工經歷,使得這部分農民工開闊了眼界,增長了市場經營方面的知識,如今隨著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和農民工年齡偏大,很大一部分農民開始回鄉創業,這部分農民工本身具有一定從事農業生產的經驗,有條件成為農業工人或成為農業企業創辦人,這就為我市發展現代農業提供了人力支撐;四是從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來看,我市農業具有地域品牌優勢,安康地處秦巴腹地,具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特征,由于人均耕地少,我市傳統農業一直精耕細作,加之安康過去交通不便,農業基本靠有機農家肥和傳統生物防治病蟲害來提高土地單產,基本屬有機循環農業。近些年又發現我市地處全國最大富硒帶,為提高農產品附加值,近些年市縣政府鍥而不舍向外推介綠色有機富硒概念,我市農業地域品牌已基本獲得市場認可。
二、我市發展現代農業的現實瓶頸及成因
我市現代農業經過20年探索取得一定發展,但迄今為止仍未形成自身產業鏈,總體來說,產業規模小,農產品附加值低,市場競爭力弱,抗市場風險能力差。從最早的蠶桑到烤煙,再到黃姜乃至去年的蓮藕種植,總是陷入市場景氣——政府號召——農民或大戶跟進——價格下跌——農戶虧損的循環魔咒。究其原因,是由于現代農業是在農業產業化大背景下,以經濟效益為核心,而不是以生產優質農產品為核心的農業。我市從政府主管部門到農業企業,再到農戶尚不適應這樣的農業發展環境,具體來看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我市農業企業或種養大戶整體生產規模小,資金投入不足。由于規模偏小,給生產的農產品銷售帶來難題,滿足本土消費產量過大,向外銷售量又不夠,難以與大的營銷企業合作,致使我市農產品無法形成自己固定銷售渠道,同時由于規模小,資金投入往往不足,無法采取現代農業集約化生產方式,往往成本較高,與外地同類產品比較處于價格劣勢。以2016年我市蓮藕為例,外省運到安康批發價每斤不足1元,而我市僅人工收挖每斤成本都超過1元,受外地同類產品沖擊,我市農產品經常處于要么滯銷要么嚴重虧損的尷尬境地。
二是市場預測滯后。現代農業是處于小生產、大市場環境下的農業,農業生產周期長,市場價格波動大,外地現代農業發展成熟的農業企業建立有自身市場信息反饋機制。在農業生產投入之前對農產品價格走勢有一定預測能力,而我市從政府主管部門到農業企業再到種養大戶是在看到市場上農產品賺錢后,才進行投入。由于農產品生產周期長,等農產品上市,由于供求變化價格已回落,大的農業企業由于生產成本低,加之有自己固有銷售渠道,總體仍有盈利,只是利潤偏低。而我市農業大戶或企業就難以抵御這種市場風險。
三是缺乏自己的龍頭企業。絕大多數農產品是無法長期儲存的,因此農產品往往是階段性供過于求和總體不足并存。為解決這一矛盾,必須發展農產品深加工,一方面解決農產品供給的季節性與需求長期性矛盾,另一方面增加農產品附加值。因此,現代農業競爭其實是產業鏈的競爭,而我市由于缺農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農產品競爭往往是原產品或粗加工的低端競爭,而低端競爭會降低產品價格,使農業效益進一步降低。
四是缺乏品牌和標準意識。近些年,我市農產品經過政府持續發力推介,雖然“綠色有機富硒”地域品牌已經形成,然而并沒有代表性產品提供佐證。以富硒茶為例,市場上五花八門的品牌和幾近相同的包裝與參差不齊的質量和無法判斷的價格并存,使得消費者心里沒底。究其原因大家都在享受政府打造的地域品牌帶來的紅利,而沒有在產品品牌上下功夫,更沒有細分市場。反觀福建茶產業,雖然產品品牌也較多,但經過品牌整合后,每個品牌都有自己個性特征,有自己細分市場,加之產品有標準,其市場競爭是有序的,那就是作為地域品牌是與外地茶競爭的,作為產品品牌往往是各有領地,互為犄角。
五是缺乏科技支撐,F代農業是處于生態文明背景下的農業,它集合了傳統農業和產業化農業的優點,摒棄了二者缺陷,我國傳統農業屬循環農業,提供的是安全可靠的有機農產品,然而成本高,市場化程度低,總體產量不足,產品品種少,而產業化農業為人們提供了充足的多樣化農產品,市場化程度高,經濟效益好,但資源環境消耗壓力大,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而現代農業既要提供優質農產品又要有良好經濟效益,因此,必須以信息化為主導,以科技為支撐,通過生物工程和功能性規劃,達到食品安全、生態保護和良好經濟效益的統一。
三、我市發展現代農業模式創新之淺見
如何沖破我市農業發展的“瓶頸”,把我市生態優勢和地域品牌優勢轉化為農業產業發展優勢,我認為要從農業發展的路徑選擇和模式創新上打造自身特色產業。
從路徑選擇上來,我們要以發展精細農業為主。現代農業是以市場為導向的精準農業,精準農業分為標準化規模農業和個性化精細農業,標準化規模農業主要采取機械化大生產,生產成本低,產品價格也較低,為大眾提供滿足基本需求的農產品,而個性化精細農業生產規模較小,成本較高,產品質量高,產品價格也較高,滿足部分消費者高端需求,我市地處秦巴腹地,沒大規模連片農用地,無法進行大規模機械化生產,卻具有生態良好、生產環境面源污染少、土壤含有富硒的優勢、且有精耕細作的傳統。
從發展模式上大力發展“社區支持農業”模式,“社區支持農業”模式是當社會處于中高收入階段后,農產品消費轉型升級而帶來高端需求所決定的。由于農業產業化是以經濟效益為中心,農產品銷售半徑無限擴大,帶來農產品品質下降,食品安全缺乏保障,導致消費信任缺失而帶來的農產品消費再本土化的一種趨勢,它通過網絡建立農業社區,實行會員制,會員通過預付定金,以契約方式將農產品生產、銷售和消費確定下來,消費者可監督和參與生產過程,實現農產品有機生產和有機消費,同時縮短農產品銷售半徑,將農產品銷售利潤從流通環節轉移到生產環節,以提高農產品生產者經濟效益。一是要加大科技投入,利用生物工程技術實現綠色生產,具體來說就在農業生產上加強整體規劃,利用植物的特性和相互影響以及種養業間的關聯性,促進主糧雜糧、蔬菜瓜果、茶葉蠶桑、花卉苗木、食用菌、中藥材和特色養殖的配套化、科學化布局,同時采取傳統循環生產和靠生物工程治理病蟲害,實現綠色生產;二是將農業與旅游業結合,開發園藝農業、觀光農業、生態酒店、網上農場等功能性農業,通過農業綜合體實現農業綜合開發效益;三是加大文化投入,實施農產品精品工程,具體來說就是加大品牌整合和農產品標準化管理,使外銷農產品具有獨特市場標識和較強競爭力。
在此基礎上,政府需加大引導力度并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主要是要開展規劃引領,農業工人的培訓,誠信系統建設,科技投入,環境面源污染治理以及金融支持,從而形成完整的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