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國良
調查研究是我黨的優良傳統。毛澤東一生對調查研究極其重視,他說:“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做領導工作的人要依靠自己親身的調查研究去解決問題”“調查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厥孜覀凕h98年的奮斗史、新中國70年的發展史,調查研究工作在我們取得一個個勝利、一個個輝煌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開展調查研究,是這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規定動作”。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上強調:“調查研究要注重實效,使調查研究過程成為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領悟的過程,成為保持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過程,成為推動事業發展的過程”。但在現實中,有少數領導干部在開展調查研究中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下基層不走心、不求效,蜻蜓點水,浮光掠影,前呼后擁,只圖上新聞上電視上報紙,完成規定任務;還有少數領導干部甘于被“設計”、當“演員”,走“經典線路”,看“面子工程”,吃“別人嚼過的饃”等等。類似林林總總問題,廣大干部群眾十分反感。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梢哉f,開展調查研究,直接檢驗黨員干部的為民情懷、黨性黨風、作風形象。在主題教育中,如何確保調查研究這一項黨的“傳家寶”在落實中不走形變樣,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筆者認為關鍵要做到三點:首先,腳步要輕。就是要輕車減從不擾民,杜絕迎來送往,決不能把領導陪同、對等接待作為衡量基層是否重視的標準,為基層減輕負擔、減少干擾。要多一些“現場直播”,少一些“后臺導播”,多看“里子”,少看“面子”,多看田間地頭、工地車間里的實際成效,少看“表卡冊”、畫冊展版。其次,腳下要穩。就是要始終站穩人民立場,走群眾路線,以群眾為師,甘當“小學生”,深入到條件最艱苦、矛盾最復雜、問題最突出、群眾最需要的地方開展調查研究,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從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再次,腳印要深。就是要帶著情感、帶著“問號”,腳踏實地走深走遠走實,接地氣、摸實情,通過抽絲剝繭,解剖“麻雀”,疏通堵點、破解難題,尋求務實管用的對策措施,把調查研究的成果落到推動工作的實際成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