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利
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深入推進,勞務輸出成為農村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民工群體不斷發展壯大,流動日益頻繁,已成為我國社會結構中一個龐大的特殊群體,加強農民工黨建工作已經成為各級黨組織普遍關注的新課題。主題教育期間,我們對農民工黨建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以期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新更大的成效。
一、基本情況
紫陽縣位于陜西南端,漢江上游,總面積2204平方公里,轄17個鎮175個村,總人口35萬,黨員13092人,其中農民工黨員1209人,占比9.2%。隨著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逐漸融合,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外出務工成為農村青壯年的首選謀生之道。據統計,紫陽縣常年有8萬人在外務工,占全縣總人口的22.86%,是陜南勞動力資源和轉移就業大縣,勞務收入一直是農村群眾的主要經濟來源。隨著農民工的大量外出,農村人才流失嚴重,給黨員教育管理帶來很大困難,基層治理、鄉村振興面臨嚴峻挑戰。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農民工黨建工作,充分發揮農民工經濟建設主力軍作用,既面對現實,又事關長遠,決定著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
二、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針對農民工去向難掌握、就業不穩定、權益難保障、創業無依托等現實問題,紫陽縣強化黨建引領,探索出了以組織凝心、聯系交心、服務暖心、喚醒初心為主要內容的“心黨建”工作法,為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小康紫陽注入了強勁動力。
一是組織凝心聚家人。堅持農民工在哪里務工,黨的組織就建在哪里,黨的工作就跟進到哪里,確保黨員離家不離黨、流動不流失。成立縣農民工黨建領導小組,設立農民工黨建辦,形成以縣委書記掛帥、組織部門牽頭、職能部門參與、黨建辦落實的農民工黨建工作推進格局。健全縣鎮村三級農民工、農民工集聚地企業、農民工入黨積極分子、農民工黨員等四本臺賬。堅持把黨組織建在務工鏈、產業鏈、行業鏈,先后組建遠元修腳集團黨總支、安康商會、青創協會、思蘭商貿、秦巴紫硒等31個黨組織,有效擴大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面。
二是聯系交心傳家聲?h上成立農民工黨員服務中心,職能部門建立聯席會、各鎮組建流動黨員服務站、村級設立流動黨員聯絡點、企業確定黨建聯絡員,形成上下聯動管理服務網絡。開展實體黨支部標準化建設,依托QQ、微信平臺建立流動黨員網絡黨支部228個,開發農民工黨員中心“e黨建”,開展網上學習、政策引導和網上過組織生活等。建立與勞務輸入地黨委政府聯系機制,采取發短信、寄書信、舉辦座談會、走訪慰問等形式,掌握務工情況,解決困難問題,結牢情感紐帶。
三是服務暖心興家業。緊扣就業增收難題,精心組織實施“技能培訓、政策激勵、就業春風、勞動維權、關心關愛”五大行動,為農民工提供“保姆式服務”。開展修腳養生、特色烹飪、電子商務、家政月嫂、職業茶農“五大免費技能培訓”,五年累計培訓3.2萬余人次。出臺一系列扶持辦法,明確農民工就業創業登記注冊、稅費減免、技能培訓、融資支持、創業補貼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累計發放小額貸款5億多元,扶持900余人返鄉創業,新增就業崗位11000余個。實施就業春風行動,每年舉辦勞務用工招聘會,與遠元集團簽訂常年定向用工協議,組織130余家企業開展“企村聯建”,累計提供勞務用工2.8萬余人次。實施勞動維權行動,落實“一村一法律顧問”,充分發揮“4411111”便民熱線的轉辦督辦功能,累計實施維權3000余人次、挽回經濟損失5000多萬元。實施關心關愛行動,把“三留守”人員納入干部包聯重點對象,及時解決困難問題。先后建立留守兒童親情聊天室45個,引進社區工廠29個,讓留守人員就近務工,解除了外出農民工后顧之憂。
四是喚醒初心富家鄉。建立農民工黨員服務中心遠程視頻系統,開辟遠程培訓、黨課教育、創業服務“空中課堂”,組織開展“建設他鄉做貢獻、服務家鄉當先鋒”主題活動,激發農民工愛家建家熱情。建立發展黨員雙向共管機制,采取“原籍吸納、接續培養、雙向考察、兩地公示”的辦法,培養優秀農民工入黨積極分子40余名,發展黨員22名。推行返鄉優秀人才選拔公務員、到村“兩委”適崗鍛煉、推薦擔任“兩代表一委員”等制度,有力推動人才回流、反哺家鄉。全縣返鄉優秀人才累計領辦農村經濟合作社122個、創辦家庭農場52個、興辦企業76個,46人被推薦選進新一屆村“兩委”班子,30家企業受到省市縣表彰,遠元集團鄭遠元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奉獻獎。
農民工黨建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主要體現為“四大難”。一是建立組織難,由于外出黨員組織化程度低,分布分散,有的企業僅有個別黨員,無法組建黨組織;部分務工企業對黨組織和黨員作用認識不夠充分,怕建黨組織給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增加行政成本,不愿建立黨組織。二是教育管理難,從輸出地黨組織看,農民工黨員務工地不集中,且與戶籍地黨組織距離遠,外出期間集中管理教育難、存在間斷性,且部分中年以上農民工黨員沒有智能手機,網上管理有空白;從流入地黨組織看,農民工黨員組織關系接轉少,且大多不主動亮身份,流動性大,存在“不愿管”的傾向。三是發展黨員難,大多農民工外出務工地不固定,輸出地黨組織與個人見面難、對其教育引導難、培養考察難,無法發展;輸入地黨組織也有在務工鏈上發展黨員是“虧本買賣”的心態,不愿發展;還有一些優秀農民工有入黨的動機,但不知“家”在何處,沒路徑入黨。四是發揮作用難,少數農民工黨員存在身份意識“模糊化”傾向,主要精力用在務工掙錢上,認為黨員身份不能直接讓自己發家致富,不愿“亮身份”,對自己是不是黨員無所謂;少數黨員存在先鋒意識“普通化”傾向,缺乏積極進取和榜樣精神,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明顯;少數黨員黨性意識淡化,不愿履行黨員義務,政治意識弱化;還有一些輸出地黨組織不會為務工黨員搭建作用發揮平臺,造成一些務工黨員“感恩無門”。
三、對策建議
紫陽是農民工輸出大縣,務工收入是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務工收入占國民經濟收入一半以上。做好農民工黨建工作,充分發揮農民工群體的積極性、創造性,對實現全縣穩定脫貧、鄉村振興具有重大而長遠的意義。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農民工黨建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把農村黨建與城市黨建、行業系統黨建統籌起來,著力構建農民工黨建工作聯動推進的責任體系、廣泛覆蓋的組織體系、完善規范的管理體系、優質高效的服務體系、群雁回歸的人才體系、常態長效的保障體系,為決勝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和支撐。
(一)建立責任體系,統籌推進農民工黨建工作。一要強化組織領導。要建立在各級黨委統一領導下,黨委主要領導掛帥,相關職能部門配合、鄉鎮黨委為主體的工作專班,整合力量,明確職責,統籌推進的領導機制。二要健全完善聯席會議機制。健全農民工黨建聯席會議規則,明確成員單位,壓實工作職責、定期研究解決農民工黨建工作具體問題。三要健全服務網絡。建立縣上抓指導、鄉鎮抓落實、村上抓具體、企業抓聯系的“四位一體”網絡平臺,切實履行宣傳落實政策、引導培訓就業、保障合法權益、完善信息系統、指導組織建設、組織公益活動、規范日常工作等職責,形成上下聯動、溝通順暢、管理有序的網絡體系。
(二)建強組織體系,擴大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一要健全信息臺賬。要實行農民工(黨員)登記備案制度,健全縣鎮村三級農民工(黨員)臺賬,準確掌握了解農民工基本信息,為做好農民工黨建工作提供科學依據。二要狠抓組織覆蓋。注重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行業鏈、務工鏈,依托村合作經濟組織、農民工聚集地企業、產業協會、行業系統、商會組織等“五類主體”,組建單獨型、聯合型、拓展型、流動型、網絡型黨支部,同步組建群團組織,擴大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面。三要強化工作指導。全面推行黨建指導員制度,各鎮黨委、工業園區黨工委要及時向用工企業選派黨建指導員,確保農民工黨建工作正常開展,黨員作用有效發揮。
(三)完善管理體系,增強農民工黨組織組織力。一要建立常態化聯系,對農民工信息臺賬實行動態管理,建立流出地與流入地黨委定向聯系溝通機制,廣泛聯系、主動服務、解決困難。二要搭建便捷化平臺。在縣鎮村便民服中心加掛農民工服務中心牌子,整合教育、衛健、社保、市場監管、司法、行政事務審批等資源,開辟農民工服務窗口,打通農民工快捷服務通道,讓農民工感受到組織溫暖。三要開展標準化建設,在新興領域黨支部開展“五個規范專項工作”要求,著力推動標準化建設,依托黨組織力量把分散在全國各地的農民工“聯結”起來,切實把黨組織建設成教育管理黨員、團結帶領農民工的堅強戰斗堡壘。四要推行平臺化管理,針對農民工分散流動的實際,在各村建立網絡黨支部,加強日常聯系溝通。進一步完善農民工黨員服務中心“E黨建”平臺,推行流動黨員證實名認證管理,開辟“空中課堂”,推行網上過組織生活,實現黨員管理教育考核“線上線下”一體化格局。五要引導社會化服務,圍繞打贏脫貧攻堅戰和鄉村振興中心任務,引導農民工黨員亮明身份、承諾踐諾、返鄉帶村,積極投身公益事業等,示范帶動廣大農民工立足本職作奉獻,服務家鄉建新功。
(四)優化服務體系,搭建農民工就業創業平臺。一要強化政策支持,落實好農民工就業創業登記注冊、稅費減免、技能培訓、融資支持、創業補貼等方面政策措施;多渠道籌資建立扶持農民工創業專項基金,引導激勵優秀農民工返鄉創辦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帶動群眾致富。二要強化技能培訓,要辦好農民工技能培訓基地,將有務工能力的農民工全部納入年度培訓計劃,持續開展修腳養生、特色烹飪、電子商務、家政月嫂、職業茶農“五大技能免費培訓”,大力實施農民工學歷提升、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和黨員“致富之星”等專項培訓計劃,實現一人一技目標。三要建好創業基地,借助工業園區、農業園區、社區工廠等平臺,通過整理土地、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廠房、貸款貼息、稅收減免、租金返還等政策措施,吸引一批返鄉農民工入園就業創業;規范工業園區黨群服務中心和全縣社會組織黨群服務中心運行,積極為返鄉農民工提供政策指引、就業培訓、創業孵化等方面服務,增強返鄉創業吸引力。四要發展集體經濟,深化“支部+X+貧困戶”模式,大力實施“三變改革”賦能工程,鼓勵返鄉農民工以直接注資、流轉土地、單獨辦廠、聯合經營等方式,回鄉興辦企業、進駐村合作經濟組織、參與村集體經濟建設,支持返鄉創業,帶動本地就業,推動互動雙贏。五要深化聯系幫扶,建立黨員領導干部聯系非公企業和外出農民工聚集地企業制度,破解創業難題;加強勞動力就業中介中心建設,持續開展“就業春風”行動,提高勞務輸出組織化水平;完善干部幫扶體系,重點解決“三留守”問題,解除農民工后顧之憂。
(五)健全引才體系,引導優秀農民工返鄉回流。一要落實“精英入黨”計劃,按照“原籍吸納、接續培養、雙向考察、兩地公示、戶籍地黨委審批”的辦法,每村兩年至少發展1名優秀農民工黨員,加大黨員培養發展力度,提升農村黨員隊伍質量。二要實施“青苗培養”工程,深入推進“千名村級后備人才培育計劃”落實,每村至少培養3名村級后備力量,重點把思想政治素質好、致富帶富能力強、群眾認可度高,35歲左右、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返鄉創業農民工納入后備培養對象,著力破解村級組織后繼乏人問題。三要推行“適崗鍛煉”制度,建立優秀返鄉農民工跟班學習、跟蹤培養機制,對有培養潛力的后備苗子安排“村務助理”崗位,注重在脫貧攻堅、移民搬遷、鄉村治理、維穩處突等急難險重任務中歷練,促進快速成長成才。四要注重選拔使用優秀,積極推薦優秀農民工擔任村群團組織、村經濟合作組織任職,以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為契機,及時通過法定程序,把返鄉優秀農民工選拔到村級班子、擔任村“兩委”主職。五要加大先進表彰力度,加大職業農民培訓力度,對具備技能等級的頒證,對返鄉優秀企業家授牌;每年表彰一批返鄉農民工先進典型,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注農民工、支持服務農民工的濃厚氛圍。六要建立激勵關懷機制,注重將回鄉創業優秀人才,通過法定程序推薦當選為“兩代表一委員”,引導其發揮社會作用;從有條件的返鄉任職優秀村干部、優秀工人農民中考錄鎮機關公務員,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感召力。
(六)強化保障體系,形成農民工黨建工作強大合力。一要強化組織保障,把農民工黨建工作納入基層黨建工作總體規劃和各級黨組織書記黨建專項述職重要內容,作為干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縣委每年至少召開1次農民工黨建會議,專題部署推進農民工黨建工作,領導小組聯席會議定期研究解決具體問題。二要強化力量保障,配齊各鎮、各職能部門抓農民工黨建工作黨務干部,選派黨務干部到農民工集中的各類組織擔任黨建指導員,通過招聘黨務工作者、選派干部掛職鍛煉等方式,加強用工企業黨建力量。三要加強經費保障,把農民工黨建工作經費列入縣財政預算,對用工企業黨組織實行同等化管理,同步落實企業黨費全額返還、黨費獎補、培訓經費等制度,加大駐外黨組織的黨建經費支持,確保用工企業黨組織建得成、穩得住,發揮作用。四要強化維權保障,健全完善普法維權救助平臺,暢通“148”法律服務熱線,推行“一村一法律顧問”,積極為農民工免費提供公益性服務,加大農民工維權力度,切實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在全社會形成關心支持農民工的濃厚氛圍。
(作者系紫陽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