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 平
在各級黨委的堅強領導下,經過廣大干部群眾多年努力,安康將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同步進入小康社會,開啟鄉村振興的新征程。如何鞏固脫貧成果、有效接續鄉村振興?是擺在各級政府和廣大干部群眾面前的現實考題。筆者認為,鞏固脫貧成果的關鍵在增收,增收的關鍵在“三業”融合,應認真審視我市農民收入結構和增收因素,著力剖解影響農民增收的深層次問題,堅持系統思維,統籌推進產業、就業、創業融合發展,實現農民穩定增收。
眾多調查數據表明,安康在農村“三業”發展中,務工就業是主體,產業、創業是弱項。且從收入比重看,務工就業收入水平并不高。要實現農民穩定增收,就必須在發展綠色生態產業、高質量就業和穩健創業上大做文章、大見成效。
多年來,各級政府為促進“三業”發展采取了強有力的工作措施,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投入了大量扶持資金,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但由于產業、就業、創業關聯度高,所涉及的行業部門多、政策性強,行業分割、融合度不高的問題凸顯,帶來的直接后果是施力不精準,針對性不強,好政策、大投入沒有產生最佳效果。歸其原因就是沒有真正實現“三業”有機融合,或者融合的力度不夠大。應加大工作力度,認真研究 “三業”融合的相關措施,扎實推進產業、就業、創業融合發展,為農民穩定增收創造良好條件。
機制融合聚合力。 就扶持發展力量而言,目前農村產業、就業、創業主要涉及發改、財政、人社、農業農村、扶貧、住建等多個單位,各單位依其職能不同具有各自的能量、方式和扶持方向。機制融合就是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工作機制,把這些扶持發展的各路力量有效整合起來,實現發展力量聚合。一是建立統籌謀劃機制。通過建立強有力的“三業”發展工作機制,將具有扶持產業、就業、創業發展的相關部門、單位聯結起來,結合現行政策和本地實際對“三業”發展進行統籌謀劃。在摸清區域農村勞動力和“三業”發展狀況的基礎上,建立目標導向、任務清單、督導辦法、獎懲措施,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系統性。二是建立研判會商機制。根據“三業”發展狀況和存在問題,及時召集相關部門研判會商,發揮各部門、各單位的特點優勢,妥善解決產業、就業和創業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協同推進“三業”健康發展。三是建立信息共享機制。通過建立農村勞動力、“三業”發展信息數據網絡體系,打通部門、行業信息數據壁壘,實現信息數據共享、資源充分利用。
政策融合激動能。政策融合就是統籌制定產業、就業、創業相關政策,打破行業政策壁壘,使“三業”扶持政策相互銜接,相互聯系,相得益彰。一是明確發展方向。立足農民穩定增收這個總目標,明確“三業”政策的扶持方向。產業發展應充分發揮安康生態富硒資源優勢,重點扶持發展具有地方特色、市場前景、規模效益的主導產業,兼顧其他小眾、特色產業,保護各類產業發展的積極性。就業扶持應以高質量穩定就業為導向,重點扶持就業效益好、技術含量高、有組織的務工就業,兼顧各種形式的就業增收。創業扶持應重點關注返鄉能人“歸巢”創業,兼顧各類創業群體,為鄉村振興聚人氣增活力。二是統一扶持標準。堅持“獎勵扶持不是普惠”的政策理念,政策扶持是激勵發展,不能“排排坐分果果”。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獎勵評價標準,形成鮮明的政策導向。通過整合各行業部門的扶持政策,確保在產業、就業和創業的同一個領域里,扶持標準實現統一,更好地激發調動廣大農民群眾投身“三業”的積極性。三是嚴格政策兌現。要從嚴把關政策兌現的標準,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對達到扶持要求的按政策予以獎勵扶持,沒達到規定要求的不能獎勵扶持。同時,對政策規定的獎勵扶持一定要按時檢查驗收,按時獎勵兌現,維護產業政策的嚴肅性,從而保護“三業”發展積極性。
培訓融合提素質。培訓融合就是從精準培訓對象入手,統籌整合各方面的培訓資源和力量,根據農民群眾現實需要“訂單式”地組織開展培訓活動,為“三業”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土專家”、“就業明星”和“創業能人”。一是培訓對象精準。通過統籌建立農村勞動力、“三業”發展網絡信息系統,全面弄清農村勞動力的實際狀況和培訓需求,實施動態管理,為制定合理的培訓計劃奠定基礎。二是培訓內容科學。根據“三業”發展需要和農民群眾的現實需求,科學策劃培訓方案,合理確定培訓內容。產業培訓重點圍繞特色主導產業實用技術,普及科學種田、科學養殖,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就業培訓重點圍繞適銷對路的工種開展定向培訓,可采取與相關企業聯合的方式實施“定單”培訓,培育新時代的產業工人和能工巧匠。創業培訓重點圍繞如何實現優質創業,從多方面教創業方法,鼓足創業信心,讓更多有創業夢想和創業能力的農村能人大膽創業、創成業。三是培訓方式靈活。通過建立科學評價、激勵競爭的培訓體系,選擇師資隊伍強、培訓理念新、培訓效果好的培訓機構開展“三業”培訓?茖W制定學習計劃,根據不同受眾群體安排合理的培訓時間和地點,對在家勞動力可根據農時節令安排時間,對外出勞動力可在年中、年末集中返鄉時安排培訓。采取靈活多樣、群眾易于接受的方式開展培訓,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堂教學與實際操作相結合、教會技能與樹立信心相結合,讓群眾愿意參加培訓、樂于接受培訓,達到學有所獲、學有所用的良好效果。
平臺融合添后勁。平臺融合就是要立足建立和打通產業、就業、創業各個環節的有效平臺,讓市場信息便捷通暢、利益鏈接協調緊密、支持服務有的放矢、“三業”發展充滿活力。一是融通信息平臺。通過融匯打通產業、就業、創業全鏈條的信息資源,建立及時準確、具有前瞻性和針對性、實用性的信息平臺,讓農村勞動力、基層干部能夠第一時間了解和掌握哪些產業市場前景好?哪些地方需要用什么工?哪些項目適合本地發展、扶持發展有哪些好政策?等,讓信息資源不再是分散零碎、霧里看花,讓信息平臺真正成為“三業”發展的“千里眼”、“順風耳”。二是拓展營銷平臺。通過大力發展產業園區、經濟合作社、電商中心、勞務中介等市場主體,引導建立對內利益鏈接緊密、向外拓展市場空間的良性互動機制,把每個產業主體都嵌入產業鏈條,把每個就業主體都納入有組織的就業,讓創業市場主體結成利益聯盟,實現“三業”抱團取暖。三是優化服務平臺。通過整合建立信息發布、培訓提升、資金獎補、金融支持、稅收優惠、市場聯接等一系列扶持服務機制,讓黨和政府的扶持服務真正為“三業”發展“雪中送炭”。高度重視各級相關部門的幫扶力量,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體制機制,讓“消費扶貧”逐步走向市場、形成長效,成為廣大農民發展“三業”、穩定增收的堅強后盾。
(作者系安康市人大常委會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