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益能
僑資企業是安康市大力實施“走出去引進來”戰略的“橋頭堡”,是加快建成西北生態經濟強市的重要力量。2021年以來,筆者先后深入全市10個縣區和超過三分之一的僑資企業,就新形勢下“安康市僑資企業高質量發展”課題進行深入調研,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一些新的思考與認識。
一、基本現狀:僑資企業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隨著安康對外開放力度的不斷加大和國家相關戰略的實施,廣大在安投資創業的海內外僑胞、港澳臺同胞、歸僑僑眷和熱心僑事業的企業家和歸國創業人士緊緊圍繞加快安康循環經濟發展,充分運用海內、海外“兩個平臺”,努力發揮僑界智力、財力“兩大資源”, 在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和美麗富裕新安康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據不完全統計,安康走出去的僑眾約1.3萬人,分布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活躍在各個領域。截至目前,安康已累計審批外商投資企業100余戶,2020年新增外資企業13家,實際利用外資6076萬美元,同比增長25.8%,利用外資、引進內資增速分別位列陜西第二、第三,非公經濟占比連續6年穩居全省第一;安康5年累計引進項目1920個、到位資金3343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兩倍,年均增速達49.3%,外資企業已成為推動安康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2016年5月30日,安康市僑商聯合會成立,會員單位92個。從總體上看僑資企業全市占比體量較小,但近年呈現出投資規模不斷擴大、投資領域逐步拓寬、新華僑華人回國創業不斷增加的特點;從生產經營狀況上看總體較好,一大批僑資企業已發展成為骨干企業,成為安康的工業生產和出口創匯大戶,為安康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二、直面問題:僑資企業的發展難題亟待解決
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經濟低迷的雙重影響,目前全市僑資企業的發展難題特別是經營困難較為突出,政策層面的期盼也較為強烈。
(一)經營層面的問題。1、訂單不足,生產經營成本上漲。受各種宏觀經濟形勢、政策以及疫情的影響,市場需求和企業訂單需求呈逐年減少的趨勢,再加之工人工資和原材料物流成本上漲、人民幣升值、行業景氣度差、市場競爭激烈等,都加劇了企業經營困難。2、面臨“用工荒”“招工難”問題。農民工流動性很大,專業技能人才缺乏,且各類從業人員職業素養有待提高。3、產業結構不合理,利用僑資水平不高。正在運營的僑資企業中,加工制造、機械裝備和房地產企業占80%,所占比重過大,服務業及高新技術企業發展不足。多數企業利用僑資水平不高、科技含量偏低、規模較小,真正能影響全市產業升級、產品換代的高科技企業數量偏少。4、受金融、信貸政策影響,企業融資難。銀行為防范風險,對出口企業存在慎貸、惜貸現象,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僑資企業的發展。5、特殊行業產品外銷運輸通道不暢。以白河慶華化工有限公司為例,目前,對外銷售運輸問題已成為制約該企業滿負荷生產的瓶頸。
(二)政策層面的期盼。1、財政政策方面:希望增加財政補貼,完善財政資金支持政策,充分發揮現有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的支持引導作用。2、稅收政策方面:提供更多的稅收優惠政策;落實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逐步解決服務業營業稅重復征稅的問題。3、技術創新方面:支持小微企業技術改造,提升創新能力,提高小微企業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平,支持創新型、創業型和勞動密集型的小微企業發展。4、人才政策方面:加強人力資源開發,提高管理水平,支持管理創新,制定和完善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小微企業就業的政策。5、融資政策方面:企業更希望在融資、減免稅費和市場開拓等方面獲得支持,并希望加強對小微企業的公共服務,加強指導協調和統計監測等。
三、對策思考:多措并舉讓僑資企業“飛得更高”
(一)落實優惠政策,打造招商引資“洼地”。近年來,受疫情等不可控因素影響,僑資企業普遍出現經營管理受阻等狀況,迫切需要相應的政策扶持。要通過積極落實《國務院關于華僑投資優惠的暫行規定》,有效激活僑資企業的發展潛力,解除僑資企業的后顧之憂,推動相關產業增長。
(二)發揮僑務優勢,助推僑資企業發展。首先要充分認識海外華僑華人對發展外向型經濟的重要作用,加強同華僑群體的溝通聯絡,動之以故鄉情誼,加強相關政策配套,吸引有見地、有實力的海外僑胞回國、回鄉(安)投資創業。其次要積極擴大利用僑資規模和檔次,充分統籌我市僑資企業的優勢和經驗,結合實際需求,繼續加強對僑資企業、境外大企業的招商引資工作,以高新技術產業為重點,兼顧我市產業結構,引進一批高端高質高效產業項目和出口型外商投資大項目,以優質項目牽頭,不斷增強僑資企業發展后勁。
(三)著力“筑巢引鳳”,吸引高端人士回鄉創業。一方面,政府通過組織實施高層次科技人才培養工程,堅持引進和培育并重,激勵與優待并行,進一步完善人才“引、育、留、用”激勵政策,探索建立高層次人才和專家團隊的引進、留用有效機制,設立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推行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養制度,針對僑資企業實際需求培養實用型人才,加快引進 “高精尖缺”人才,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另一方面,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并著力吸引有見地、有能力的華僑群體回鄉創業、投資。
(四)優化投資環境,創造良好創業條件。政府部門應從減少賦稅、優化政務環境兩方面著力,搞好軟環境建設,強化開放意識,樹立服務觀念,切實改進工作作風,正確處理管理和服務的關系,把搞好服務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做好對僑資企業的跟蹤服務。主動為僑資企業排憂解難,營造更加公平、充滿活力的營商環境。此外,更要關注中小企業的實際困難,及時排憂解難,方能行穩致遠。
(五)加大金融扶持,解決融資難的問題。政府部門應通過政策支持手段,推進融資方式創新,強化僑資企業金融服務,促進各金融機構建立健全僑資企業的金融服務機制,扶持僑資企業壯大發展。加大銀企合作、銀商對接力度,多渠道解決項目資金,爭取各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對僑資項目建設的資金支持,實現金融機構和僑資企業攜手前進、合作共贏。
(六)加快轉型升級,適應發展新常態。應積極探索僑資企業轉型發展之路,率先進行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著力開發新產品、壯大新產業、開拓新市場。充分利用海外僑胞既熟悉中國市場,又在住在國擁有市場資源和商務網絡的優勢,鼓勵僑商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拓展多元化國際市場,幫助國內企業與海外企業在能源、資源等項目中實現雙向合作。對于有涉外業務的僑資企業,應給予重點關注,給予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指導和幫助。針對電商等新興領域,政府應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帶動起步,支持僑資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大力推廣面向中小僑資企業的互聯網平臺服務,扶持僑資企業向海外進軍,推動安康產品走向世界。
(作者系安康市僑聯黨組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