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世陽
本次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安康市市場主體總量突破26萬戶,非公經濟占比由55.5%增長到60%,連續八年穩居全省第一。”之所以取得這樣的好成績,正是安康市政府持續不斷用系統思維助推安康市民營經濟發展的結果。
一、招商引資初見規模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創造性地建立了‘144520’招商引資工作機制、安康開放發展高級顧問制度、開放招商聯席會議制度……招商足跡遍布17省份32個城市,與20多家商協會建立合作機制,成功組建安商總會,發展會員企業1700家。累計引進招商項目2389個,到位資金3909.3億元、利用外資2.95億美元。”招商引資是民營經濟發展中最為關鍵的一環,能否吸引知名企業落戶安康,能否有效利用各種資金推動安康經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安康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
二、營商環境持續改善
引進外來企業之后,營商環境建設就成了民營企業能否在安康市長遠發展的一項最重要指標,安康市已經打出了“營商環境最安康”的金字招牌。同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安康開放發展水平與經濟外向度大幅提升,成功入選‘中國營商環境十佳城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實施新一輪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加快‘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全面實行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不斷優化各類公用事業涉企服務,實現行政審批更大范圍‘一網通辦’、更高質量‘幫辦代辦’、更快速度‘秒批秒辦’。深化政府誠信建設,加強企業信用管理,恪守責任意識和契約精神。堅持平等保護原則,依法保護各類市場主體和企業家合法權益。充分發揮安商總會橋梁紐帶作用,建立健全營商環境問題投訴反映、受理轉辦、跟蹤反饋、績效評價工作機制。加快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做優政務‘一張網’‘一朵云’和大數據中心平臺,提升信息共享開發和應用水平。”這些舉措的推出都標志著安康市下大力氣改善營商環境的信心和決心。
三、資金難題有望破解
民營企業要發展,資金問題是重中之重。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緊盯中央擴大財政支出規模、提高地方轉移支付、增加政府專項債券等政策,積極爭取資金支持,發揮投資撬動作用,有效引導和擴大民間投資。認真落實新的組合式減稅降費措施,對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政策進行延期,適當提高減免幅度、擴大適用范圍。協調金融機構繼續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企業給予融資支持,防止出現行業性限貸、抽貸、斷貸,用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促進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嚴控涉企收費,嚴禁強制攤派,規范行業協會商會和中介機構服務收費,深入開展清理拖欠中小微企業賬款行動。”“積極探索‘生態貸’‘信用貸’‘安康貸’等金融產品創新,定期組織開展‘政銀企’對接活動,著力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突出問題。”可以看出,安康市正在多方位、多渠道解決困擾很多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確保企業的健康發展。
四、政策扶持精準到位
政府必須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政策,在對民營企業的政策支持方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力支持本地民營企業發展,努力創造寬松環境,取消非必要限制條件,提高規范化管理水平,簡化市場準入程序,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依法嚴厲打擊不正當競爭行為,努力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對于很多企業來說,政府制定的政策就是企業能否存活下去的生命線,報告中提出的這些符合實際的舉措必將進一步激活市場活力,促進安康市民營經濟的發展。
五、消費市場多元發展
對于民營企業來說,所有的產品、服務最后都要通過市場面向消費者,近幾年的疫情之所以讓很多民營企業難以維系,正是因為疫情所導致的消費市場的蕭條,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聚焦群眾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消費新需求,積極發展消費新業態,推動健康、養老、文化、旅游、體育等服務消費向高品質升級。精心組織實施促進消費增長三年行動計劃,圍繞汽車、家電、家居和餐飲、娛樂等重點領域開展消費促進活動。組織開展‘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標準化菜市場’‘農村商超’等建設試點,促進實體化消費、便民式消費、接觸型消費恢復增長。”這些舉措都將切實有效地破解民營企業的現實難題。
可以看到,民營經濟發展是一個多要素的系統性工程,必須用系統思維分析和解決這一問題。招商引資、營商環境、資金問題、政策扶持、消費市場這五大要素正是這一系統中的關鍵所在,在本次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對這些要素都進行了科學、細致的論述,這也讓很多民營企業看到了希望。我們相信,在新一屆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下,安康市的民營經濟發展一定會迎來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系市委黨校哲學文史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