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儒寶
作為新時代經濟發展最重要、最寶貴、最關鍵的戰略資源,人才已經成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原動力,更是確保高質量發展的首要因素。人才是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鎮坪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保持全市第一方陣,人均生產總值超越全市平均線,全省縣域經濟綜合排名首次進入前30位,經濟建設取得重大成就離不開各行各業人才的支撐引領、開拓創新。人才是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鎮坪中藥首位產業整縣推進,特色產業多元發展,從首位產業的選擇培育、特色產業的轉型升級、自主產品的研發制造,到市場的拓展營銷等都離不開各類人才的作用發揮,資金、技術、項目等資源在各類人才的推動下得到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人才是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鎮坪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以改革破難題,以開放激活力,以創新增動力,全面深化改革成果豐碩,開放招商取得實效,人才智力支撐關鍵作用發揮明顯。
近年來,鎮坪縣大力實施人才興縣戰略,精準引才、系統育才、科學用才、用心留才,充分調動各類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最大限度釋放人才活力,為建設生態經濟強縣,譜寫鎮坪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智力保障。突出創新創造,打造引才聚才“新引擎”。加快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出臺系列人才引進、激勵保障和項目資助政策,促進科技創新,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設立每年不低于200萬元的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周轉池,重點用于支持人才創新創業和人才載體建設。拓展高校戰略合作人才對接平臺作用,先后與中國藥科大學等1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聯系,柔性引進專家教授80余名,推動校企合作項目400余個。發揮院士專家工作站資源平臺優勢,建成省級院士工作站1家、市級專家工作站1家、縣級博士工作站3家,合作開發科研項目9個,攻克技術難題3項,獲得發明專利3項。突出培育培優,提升重才育才“新動能”。搭建學歷提升平臺,設立助力鄉村振興繼續教育服務站,10名本土人才參加中醫藥、經濟管理學科“專升本”學歷提升,5名青年人才參加全市青年拔尖人才在職學歷與能力提升班,14名村干部參加學歷提升計劃。暢通資歷提升渠道,暢通各類專業技術人才晉升渠道,上年度晉升初級職稱49人、中級職稱27人、高級職稱7人,培養“三名”人才20余人。優化經歷提升環境,30名黨政人才到常州鐘樓區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金融機構掛職交流鍛煉,17名“一肩挑干部”、25名村級后備力量到新社區工廠、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等經濟實體設崗鍛煉。60余名科級領導干部、非公經濟出資人赴沿海發達城市學習考察。突出盤活用活,激發識才用才“新活力”。盤清“五類人才”底數,分類建立農業科技領軍、鄉村綜合治理、農業生產經營、公共服務專技、農村實用鄉土人才“五類人才”資源信息庫。搭建“人才用武”平臺,搭建創新創業基地、技術研發中心、現代產業科技園區平臺,陸續建成中藥配方顆粒工程技術中心、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技術轉化基地、秦巴中藥材研究中心、生態富硒農產品食品研究所等新型平臺載體。實施“人才下鄉”工程,圍繞“七鎮十村萬頃藥”工程,中藥孵化園、科創園縣域工業區建設,“一村一企一產業”模式發展,精準選派9名“三區”科技人才服務重點企業,200余名科技特派員全部嵌入到產業鏈。
實踐證明,只有全方位引進培養用好各類人才,釋放人才活力,才能更好地發揮人才對發展的引領作用,才能更好地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全市組織部長會議精神,堅持“積極引用高端人才、大力培育專業人才、深度盤活鄉土人才”路徑舉措,抓重點、補短板、促改革、創特色,真正把“第一資源”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第一動力”。一是打出“雙招雙引”新攻勢。圍繞“十四五”發展規劃,聚焦“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精準“三單對接”制度實施,以一流的干部作風、營商環境、政治環境,推動“雙招雙引”與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高校戰略合作人才對接平臺、院士專家工作站資源平臺深度融合,努力實現“聚才引智”新突破。二是跑出“歸雁經濟”新速度。搶抓高速路貫通、營商環境優化發展機遇,以人才嵌入產業鏈支撐縣域經濟發展為切入口,探索推行“1234”歸雁經濟發展模式,加速“人才回鄉、項目回遷、資金回流、技術回鄉、智力回哺”,努力開創“歸雁經濟”新局面。三是走出“智慧人才”新路子。依托鎮坪“三實”智慧管理平臺,建設數字賦能的人才數據中心,將人才數量、類型、流向、分布與所在區位、行業具象對接、動態管理,科學用好數據,以數賦能、以數增效、以數咨政,推進人才工作數字化轉型,努力探索人才發展新路徑。
(作者系鎮坪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