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珣
新時代十年發生偉大變革,新征程聚力創造新的偉業。黨的二十大為我們指明了新時期的發展方向,明確了改革標尺,提供了根本遵循。作為全市經濟綜合管理部門,市發展改革委將把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和長期戰略任務,堅決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不斷在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上下功夫,將大會確定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戰略部署要求作為謀劃推進各項工作的根本遵循,著力在“七個必須”上找準貫徹落實的切入點和著力點。
一、必須以經濟增長為統攬,在“精準施策”上開新局。堅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高效能統籌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緊盯中省擴大內需政策措施,前瞻性預警監測,系統性綜合調度。強化分析研判,聚焦經濟增長重點指標和關鍵支撐,用活用實“周調度、月通報、季研判”等有效工作機制,全力確保全市經濟持續運行在合理區間。加強問題研究,持續加強對產業項目、區域發展、工業增長、縣域經濟、新型城鎮化、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等課題的調查研究,提出針對性措施建議,發揮參謀助手作用。狠抓政策落地,以“加力、擴面、精當、慎出”的要求深入貫徹中省市穩增長一攬子政策措施,加快研究制定接續政策。
二、必須以項目投資為中心,在“提質增效”上出新績。突出以高質量項目支撐高質量發展。圍繞中省政策導向、資金走向、資本動向和民資意向,在交通、能源、水利、生態等領域接續謀劃一批大項目好項目。緊盯省市級重點建設項目,高效能組織重點項目集中觀摩、集中開工和集中投產投用活動,力促項目儲備、開工、建設、投產“梯次推進”。以實施西渝高鐵等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項目為依托,加快融入關中平原城市群、長江經濟帶、成渝“雙城”經濟圈,增強區域帶動發展能力。搶抓全省新增專項債券額度政策機遇,加快項目儲備申報,做實做強項目落地工作,積極爭取更多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專項債券資金支持。
三、必須以產業發展為支撐,在“延鏈強鏈”上搶新機。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以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為基礎,明確錯位發展首位產業和主導產業。充分發揮安康國家高新區、恒口示范區、瀛湖生態旅游區以及省級高新區、經開區、縣域工業集中區、現代農業園區和“飛地園區”承載發展、集聚要素、壯大產業的作用,聚力打造一批產業集群。立足特色產業、區位優勢和生態資源,鞏固優勢產業領先地位,強化重要產品和關鍵技術攻關,推動富硒食品、新型材料、生物醫藥、先進制造等產業建鏈補鏈、精鏈強鏈,促進毛絨玩具、紡織服裝、商貿服務等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發展綠色循環經濟,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技術創新與產業增效有機融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構建具有安康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
四、必須以鄉村振興為載體,在“協同共進”上譜新篇。緊緊扭住“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這個牛鼻子,加快補齊短板弱項,扎實推動鄉村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持續做大做強“6+X”特色農業產業,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培育壯大特色富民產業,推進富硒農產品精深加工,加快形成區域性高質量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強化易地搬遷后續扶持,鞏固拓展蘇陜協作成果,深入實施“六小暖心工程”,推行“園區總部+新社區工廠+家庭工坊”模式,建立產業聯盟、訂單分包等機制,推動新社區工廠由擴量向提質轉變。扎實推進國土空間規劃引領、新型城鎮化建設、精細化管理提升、存量問題化解、城鄉融合發展“五大行動”,構建城鄉協同發展新格局。
五、必須以生態環保為底線,在“綠色發展”上亮成色。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堅決當好秦嶺生態衛士,加強生態系統保護,做好“五亂”問題排查等“七大專項整治”,遏制各類生態破壞行為,持續提升秦嶺和巴山生態功能,把秦嶺安康段建成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的最佳區域。持續跟進碳達峰碳中和行動,加快編制全市“雙碳”實施方案。圍繞打通“兩山”轉化通道,加快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研究,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多元化實現路徑。
六、必須以民生福祉為導向,在“用心用情”上顯擔當。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用足用好中央預算內資金,集中力量補齊教育衛生、健康養老、城鄉民生基礎設施等短板,推動民生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扎實做好能源和生活物資保供穩價工作,完善市場價格監測預警體系,加強價格和儲備政策協調聯動,持續提升糧食“產購儲加銷”協同保障能力,執行價格補貼聯動機制,確保生活物資供應充足。
七、必須以素質提升為根本,在“自我革命”上下苦功。堅決克服松勁歇腳、疲勞厭戰情緒,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自我革命推動改革發展。從嚴落實“一崗雙責”,常態化開展“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切實把規矩和紀律挺在前頭,堅決反對“權力”思想,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建立健全理論學習、業務學習的長效機制,加快建設學習型機關。對比發達地區、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扎實踐行“勤快嚴實精細廉”和“忠誠、干凈、擔當、責任、落實、奉獻”作風,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發展改革系統落地生根、見行見效,努力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和新時代改革發展先鋒。
(作者系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