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志群
黨的二十大制定的大政方針和戰略部署,是黨團結帶領人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全市工信國資系統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結合工作實際,具體做到十個“聚力”:
一、聚力黨建引領發展。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加強黨的建設,鍛造高素質干部隊伍,強化“勤快嚴實精細廉”作風,擔當使命、埋頭苦干,擼起袖子加油干,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全力推進工信國資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安康工信國資力量。
二、聚力綠色支撐發展。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圍繞“做特富硒食品、做強新型材料、做精裝備制造、做深秦巴醫藥、做優清潔能源、做穩紡織絲綢”六大綠色工業和“做大包裝飲用水、毛絨玩具、電子線束”新興產業,以“鏈長制”為抓手,加強“11+7”重點涉工產業鏈建設,指導各縣(市區)結合本地實際,確定并重點扶持首位產業和鏈主企業,打造優勢明顯、競爭力較強的重點綠色產業鏈集群,在全市打造富硒食品、新型材料兩個產值千億級產業。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千方百計抓好實體經濟發展,著力解決產業鏈堵點痛點難點,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三、聚力項目帶動發展。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科學精細謀項目、精準出擊招項目、提速推進建項目,系統做好項目謀劃、包裝、招引、落地、推進工作,推動謀劃項目早落地、在建項目趕進度、竣工項目快投產、投產項目促達效。重點圍繞省、市重點產業鏈發展需求,補短板強基礎謀劃儲備一批高質量產業項目。加強跟蹤服務,緊盯項目建設各個環節,下功夫做好全要素保障和全周期服務。加快專項資金項目驗收撥付進度,形成項目管理閉環,確保專項資金安全運行發揮實效。
四、聚力開放促進發展。圍繞全市重點涉工產業鏈發展,精準開展促銷招商,組織企業參加“特色產品展示+招商項目推介”和“產業云”招商活動,重點招引一批“補鏈”“強鏈”“延鏈”高質量項目,促進企業以銷擴產。全力做好工業招商引資簽約項目落地實施工作,提高落地率、開工率、資金到位率,切實為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
五、聚力園區承載發展。落實全市“畝均論英雄”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深入推動工業集中區要素傾斜、項目集中、產業聚集。做強園區投融資平臺,做好“筑巢引鳳”強基工作,加強水電路氣訊綠等基礎設施,提升環保、倉儲、物流等公用設施,配套生活服務設施,全力抓好標準化廠房建設和企業入園工作,促進園區集中企業、集聚業態、匯集要素。加強安康高新區、恒口示范區、旬陽、漢陰、石泉、平利等國家級、省級高新區、經開區以及縣域工業集中區承載能力建設,加快新型材料產業園(涉化類)、先進儲能產業園區規劃建設,不斷增強發展新優勢。
六、聚力創新驅動發展。充分用好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加快秦創原安康創新飛地孵化園建設。支持企業進行智能制造、生物提取、儲能產品等關鍵技術研究和應用示范,帶動“國字號”創新研發平臺和院士專家工作站建設,支持液流儲能創新中心創建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幫助企業招才引智,增強關鍵實力。著力培育一批重點涉工產業鏈“專精特新”“小巨人”“隱形冠軍”企業。扎實開展企業新產品開發、質量對標、品牌建設等專項行動,開拓更寬市場。
七、聚力數字化賦能發展。圍繞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穩妥有序推進5G和千兆光網建設,持續深化光纖和4G網絡在農村地區的深度覆蓋。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產業深度融合,利用互聯網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引導企業開展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認證 ,持續推動工業互聯網應用推廣,引導企業和設備上云上平臺,打造企業數字化轉型示范標桿。著力培育軟件企業,推動軟件產業上規模。
八、聚力國資國企改革發展。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持續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穩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面推進市場化用工,完善市場化薪酬分配機制。堅持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加強風險分析研判和預警管控。強化資產負債硬約束,力促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持續降低,嚴防債務違約風險。聚焦主責主業,強化依法監管、依法治企,加快實現從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不斷提升國有資本運營質效。
九、聚力民營經濟提速發展。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進一步優化提升營商環境,落實“放管服”改革措施,減輕企業負擔,積極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深入開展市級領導包聯重點項目(企業)、市級部門及中省單位包聯重點工業企業、工信國資“百名干部聯百企,服務企業促發展”活動。完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提升專業化服務企業發展能力。持續抓好國家6個方面33項政策、省6個方面39條措施、市7個方面60條措施等政策落實,惠企穩企助企,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十、聚力生態及安全發展。扎實抓好石煤礦、民爆行業、工業集中區、工業企業、市屬國有企業、通信行業等安全監管指導,嚴防事故發生。持之以恒抓好工業企業污染防治源頭控制,引導實施清潔生產技術改造,依法依規淘汰落后產能,引導企業節能節水。
[作者系安康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國資委)黨委書記、局長(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