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聶楨禎
黨的二十大報告全面回顧了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提出了面向未來的總要求。報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并提出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人才引領支撐高質量發展,主要有以下幾個著力點:
一是謀篇布局,健全黨管人才新格局。加強組織領導,圍繞人才培養,強化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支撐。堅持黨管人才工作,加強頂層設計,優化調整體制機制改革,堅持黨建引領,為相關企業及人才多做實事,拿出專項資金扶持人才團隊落戶,投入資金助力企業優質高效發展;完善人才引進政策體系,增添對人才政策評估和監督體系的構建,為引進的人才工作開展提供更加明晰的指導。制定人才引進政策實施兌現細則,以確保相關人才引進政策更接地氣,更能有效兌現。完善配套政策體系,為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創業提供資金支持。對已有的人才政策,加大其執行力度,重視各項政策的執行與實施,讓人才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政府層面出臺相關政策,設立專項人才資助基金,進一步優化創業就業環境,進一步增加公共資源,滿足人才各方面的需要。同時發揮科研院所的科研資源優勢和企業的實踐資源優勢,鼓勵和引導行業企業、創業園區、科研院所等專業機構參與人才培養,匯聚合力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所需人才。
二是厚植沃土,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設立完善的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相關部門要加大對人才引進和培養的重視程度,保證人才引進各個環節的公開化和公正化。重點引進青年人才,為其提供更優厚的薪酬和福利待遇,為引進來的各類人才打造好的科研交流平臺,為他們提供好的科研場所和環境;優化軟環境,打造人才發展新生態,為人才解憂疏難,構建全方位人才“保姆式”服務體系,為人才配偶就業、子女就學、父母就醫、購房補貼、稅收減免等提供專業化的服務,讓人才真正得以安心工作;強化政策保障,建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圍繞人才引進、培育、激勵、創新創造等重點關鍵環節,制定切實可行、合理高效的工作方案和制度;創新人才服務新模式,為引進人才開展定制式服務,用心感人、用心留人,不僅增加引進人才的數量,更要得到引進人才的心理認可,切實用服務保障的加法來換取人才積聚的乘法,激發人才干事動力,讓人才更有歸屬感和幸福感;實施創新人才匯聚行動,制定新一輪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清單式引進“高精尖缺”人才,建立一流人才服務保障體系,把人才用在最合適的崗位,做到人崗相適,讓人才創業有機會、干事有舞臺、發展有空間,努力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生動局面。
三是優化服務,營造拴心留才新環境。不斷提升人才綜合服務保障水平。堅持以用為本,挖掘人才資源的最大潛力,最大限度激發人才活力,最大限度實現人才價值,最大限度釋放人才能量。制定人才配套服務制度,為重要項目和相關關鍵型人才提供專門的配套服務,提供良好的服務。建立完善的流程服務體系,將創業工作和政務工作緊密連接在一起,為引進來的各類人才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提供便捷、優質的服務。注重營造重視人才的濃厚氛圍,對于有突出貢獻的人才進行多方位的宣傳和激勵,激發干事動力和創業激情;健全體制機制,有序開展人才“引、育、用、留”工作。持續做大人才增量、育強人才存量、釋放人才能量。堅持聚焦主導產業發展,創新人才工作機制,完善人才服務措施。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人才鏈,緊扣鏈條需求,用好人才優勢,加快產業人才引進培養步伐,把人才牢牢維系在產業上,推動人才發展與產業發展同步共進,同頻共振。立足于企業的重點需求,進行精準引才,切實了解企業的用人需求,靶向招人、精準招聘,真正實現產業鏈、技術鏈、人才鏈、創新鏈、價值鏈的精準對接、無縫銜接,借助各類人才推進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服務,健全人才引進服務體系,政府在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氛圍中發揮主導作用和宣傳作用。當前安康正處于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沖刺階段,要抓住這一良好機遇,引導本地社區居民參與創文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各種宣傳活動,加快精神文明建設的步伐,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理念作為宣傳的重點,開展各類文化活動,為引進人才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同時,政府要著力改善服務環境,提升軟實力,不斷優化提升公共服務效率,逐步向服務型政府轉變。
(作者系中共安康市委黨校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