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鄧軍 劉琛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決定國家、區域、城市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一個國家和地方營商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其經濟發展、財稅收入、就業狀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改善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降低市場運行成本,提高運行效率,提升國際競爭力”。李克強總理提出,“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陜西省總體處于中等發達省份向發達省份轉變、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的關鍵時期,我市“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發展路徑日漸明晰,綠色循環產業體系加快構建,立體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更加突出,陜西向南開放第一門戶的發展優勢正在彰顯,正處于推動高質量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需要更好的營商環境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吸引聚集更多發展要素,護航市場主體發展。近年來,我市在貫徹落實中省惠企利民政策措施的同時,注重頂層設計,圍繞營商環境存在的突出問題,結合實際及時制定了一攬子政策措施,為我市營商環境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取得積極成效。優化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對標先進地區和企業群眾期盼,我們還有很大差距,急需找到問題和成因,加快制定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改革措施予以解決。
一、目前我市營商環境存在問題的表現
通過網絡問卷調查、營商環境評價、政企座談等方式,深挖我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短板弱項,主要問題表現如下:
從營商環境網絡調查問卷來看,57份有效問卷中,反映招工留工難、融資困難、市場競爭不規范居企業發展面臨主要問題的前三位,分別達到問卷總量的52.6%、49.1%和38.6%,稅費負擔重、與政府部門打交道難、獲取政策信息難、企業經營和項目施工中存在吃拿卡要現象分別占問卷總量的28.1%、22.8%、19.3%和17.5%。
從2020年陜西省營商環境評價報告反饋情況來看,市級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正在建設,部門間“信息孤島”普遍存在,平臺共建共享、數據互聯互通工作落后,政務服務數據統籌能力弱;尚未構建項目生成管理系統及項目策劃生成機制,上線電子表單較少、電子印章應用場景有限,企業群眾申請動力不足,大量存量紙質證照未實現歷史數據轉化,已生成證照數據質檢合格率不高,未形成紙質證照與電子證照同步發證工作機制,辦理建筑許可便利度低;不動產登記信息化建設不足,市級不動產登記窗口雖實現“一廳式”受理,但其與行政審批、住建、財政、稅務等部門的數據信息還不能達到互認共享;“互聯網+監管”工作滯后,市縣行政執法部門未按要求使用“互聯網+監管”平臺。
通過企業座談反饋情況來看,全市缺乏統一的政策發布平臺,政策查找難、申報難、時效性差等問題普遍存在,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未打通,企業找部門、找政策的狀況沒有改變;基層業務人員思想不解放、服務理念不強、協作意識淡薄等問題依然存在,官本位、衙門思想沒有摒除;水電氣等公共服務能力弱,政務大廳水電氣窗口僅提供繳費、咨詢、收件等簡單業務,未實現實質性進駐,企業報裝水電氣的行政、施工、時間成本不明晰。
二、問題分析
通過對問題進行梳理歸集,主要從要素保障、信息化建設、政商關系等3個方面對問題進行分析:
(一)要素保障方面。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是世界性難題,尤其是新冠疫情發生后,影響中小微企業經營的長期性因素與短期性沖擊相互交織,使得融資形勢更加復雜嚴峻,本地中小企業缺乏規范化經營管理和財務制度加劇了這一矛盾。第七次人普數據顯示,近十年,全市人口總量下降,人口凈流出態勢加劇,特別是勞動人口數量下降,2020年,全市總撫養比為51.26%,人口紅利已經消失,加之城市缺乏綜合競爭力,人力資源外流明顯,中高端人才找不來、引不來、留不住,用工用人問題將長期困擾我市經濟發展。近幾年,安康市營商環境建設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政府積極推進,而公共服務行業反應滯后,企業對水電氣以及銀行機構的服務水平能力滿意度低。
(二)信息化建設方面。我市信息化建設存在的短板弱項,是營商環境評價報告反饋問題的重點。我市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和行業信息化建設推進緩慢,市級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功能不完善,無法將分散建設的若干應用信息系統進行整合,數據調取、集中、分配、展現等功能未實現,政務數據處理和交換能力弱,“數據壁壘”明顯。中省級信息平臺往往只滿足本級需求,對下部署基本平臺框架,只具備底線業務功能,差異化的政策措施還需要地方創新和落實,“數字政府”建設需加快推進。
(三)政商關系方面。近年來,隨著我市對外開放步伐不斷加大,承接了一批東部產業轉移項目,以毛絨玩具、電子線束等產業為代表,在用地、用工、廠房、項目資金扶持、水電氣路訊等要素保障方面得到一系列扶持政策,本地企業對此有看法,認為市場競爭不規范。企業希望能夠建立實時響應的政策發布、申報、咨詢機制,惠企政策應簡單易懂,明確支持的對象、方式、時限,落實到申報流程圖,能夠從公開渠道第一時間掌握政策信息,同時,對已經制定的各類扶持政策,明確配套措施和申報辦法。與政府部門打交道還存在“小鬼難纏”“玻璃門”“旋轉門”等問題。
三、對我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建議
良好的營商環境如同清新空氣,是市場主體成長發展的前提,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的基礎。必須認真系統梳理,深入思考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方向和目標。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突破:
(一)深化思想認識,牢固樹立服務意識。要牢固樹立優化營商環境沒有“局外人”的理念,每個人都是營商環境的建設者、影響者和實踐者。各級各部門必須深刻認識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性、復雜性、長期性,站在戰略和全局高度,系統梳理涉及企業全生命鏈的方方面面工作,不斷健全完善體制機制,強化協同聯動,狠抓工作落實,避免部門單打獨斗。要深刻轉變政府職能,著力破除“官本位”思想,牢固樹立“店小二”“服務員”思維,讓服務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轉化為果,真正做到企業群眾“有需必應,無事不擾”。
(二)明確任務目標,做好七大環境提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沒有現成模板和固定模式,從陜西省營商環境評價設定的23個一級指標可以洞悉,其內涵和外延不斷擴大,已涉及社會民生和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應以提升企業和社會滿意度為終極目標,從7個方面明確工作任務。法治環境是首要環境,必須規范涉企執法,嚴格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三項制度”,將執法與服務融為一體。政策環境決定企業預期,要更全面精準地提供政策措施,建設政策直達企業的“高速公路”,做好政策的落地落實。市場環境必須公平透明,要建立競爭有序的誠信體系,真正做到內資與外資、國企與民企、本地企業與外地企業、大企業與中小企業一視同仁。人才環境是企業發展的首位要素,要系統研究普工、技工、高級人才的引留政策,分類施策,一企一策,為各類人才提供優質公共服務,提高獲得人才和人才工作的便利度。社會環境是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方面,要同步提升城市人文生態、公共服務、安全和諧的社會環境,匯聚事事都是營商環境的工作合力。產業環境是經濟增長的密鑰,既是營商環境的結果也是影響營商環境的重要因素,要健全完善產業鏈制度,建設完備的產業體系,以商招商,延鏈補鏈,打造產業營商名片。政務環境的改善最直觀,要重點關注政府效率和治理能力提高,強化政府自身建設,全面加強“互聯網+政務服務”,不斷提升獲得政務服務和公共服務的便利度。
(三)堅持問題導向,落實落細工作措施。要深入貫徹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健全完善工作機制,大力實施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認真開展行政管理標準化建設工作,推進行政審批、政務服務、政務公開、智慧監管、審判執行、法律服務、公共資源交易等領域的標準制定,加快數字政府、營商環境標準化建設,完善市場要素交易標準,用標準化進一步規范行政行為。進一步拓寬政企對接方式,搭建涉企政策發布平臺,為企業精準畫像,給政策精準賦能,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實現“惠企政策精準推送、補貼申報一次辦結”。建立健全營商環境投訴舉報處理機制,明確受理機構、辦理機構職責,建立受理、轉辦、督辦、好差評、線索移交閉環工作機制。加快數字政府建設,順應數字化趨勢,洞察數據資源價值,推動實現政務服務跨層級、跨領域的一體化協同,打造開放式政府平臺。暢通“數字政府”建設運行體制機制,以“安康智慧治理平臺”為抓手,推進政務服務、社會治理等重點領域數字化升級。推動更多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一網通辦”“最多跑一次”和“全市通辦”。
(作者單位:安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鄧軍系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