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卿
接續推進鄉村振興是黨中央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出發而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新時期“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實現農業興、農民富、農村美,關鍵在于黨的領導,核心在于旗幟引領,重點在于融合賦能,根本在于干群一心。如何把黨建引領貫穿于推進鄉村振興全過程,讓組織之力轉化為奮斗實干的強大動能,必須要在體系健全、機制完善、方式革新、效能轉換上下茬下力,要有新的意志(高點定位)、新的路徑(凸顯特色)、新的基準(注重質效)、新的氣魄(敢為人先)。
一、牢牢把握黨建引領的內涵和規律。實現黨建引領與鄉村振興之間的同頻共振、互融互促,必須深刻領會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內涵要求,準確把握黨建工作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在謀深謀全、抓實抓細上下功夫,不斷增強黨建引領的滲透力、感召力、牽引力。
(一)堅持目標導向,在系統謀劃、融合推進上行穩致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基層黨組織必須堅強,黨員隊伍必須過硬。”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一要靠信念堅定、素質過硬、擔當有為的“領頭雁”,二要靠忠誠可靠、敬業奉獻、為民實干的“生力軍”,這也就更加明確了基層黨建的重心和任務。支部書記培養、兩委班子建設、黨員作用發揮這三者之間互為關聯,環環相扣,是影響基層組織功能的三大要素。如旬陽市委推出的“兩強一好”支部示范創建工作(即培養思路清、口筆利、作風硬、反映好的黨支部書記,打造號召力強、帶動力強、落實力強、影響力廣的支部班子,培育思想好、能帶頭、善奉獻、群眾服的好黨員),就是對新時期黨建工作的升華和凝練,要以“兩強一好”為導向,樹立系統思維,量化指標體系,分層分類把關查驗,形成抓在經常、嚴在日常的鮮明導向,推動基層組織體系建設走實走深。
(二)堅持問題導向,在制度優化、機制革新上固本強基。農村是鄉村振興的主戰場,基層黨組織的強與弱、好與差都直接影響鄉村振興的進程和成效。在具體推進實施的過程中,既要總結得失、積累經驗,更要勇于探索,開拓創新。因此,黨建工作更要與時俱進,始終堅持問題導向,持之以恒解決各類問題,不斷優化和完善黨建引領的制度機制,形成協調聯動、精準用力、一抓到底的工作效應。要緊扣鄉村振興二十字方針,不定期開展“回頭看”,自查短板弱項,分析內在原因,本著“缺什么補什么”原則,堅持對照標準抓規范,對標質量抓提升,尤其是黨員干部思想作風層面的問題,要不折不扣貫徹執行嚴的主基調,既對廣大黨員提出普遍性要求,更要對“骨干力量”特別是“關鍵少數”加強監督管理,真正做到嚴在全面、嚴在長久、嚴在根本、嚴在日常。
(三)堅持結果導向,在落實落地、質量成效上深化拓展。推進鄉村振興是一個全面、系統的戰略體系,是一個循序漸進、接續接力的“趕考”過程,考驗的是各基層黨組織的定力、耐力、創造力,不可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實現“農業興、農民富、農村美”的目標需要堅持不懈地用情用力,必須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年接著一年干,否則就會偏離方向,甚至半途而廢。要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策,始終把黨的力量挺在前,把組織建設放在先,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立足于農業,著眼于農村,植根于農民,在群策群力、共建共享、惠民利民上謀實策,出實招,辦實事,讓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于民,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目標。
二、面臨的困境和問題
推動鄉村振興需要全黨動員,全民發力,抓好黨建引領至關重要,目前正處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的“過渡期”,既要傳承和發揚脫貧攻堅期間的有益經驗,也要不斷創新和完善更加科學、更加緊密、更加有效的制度機制,促進二者之間的深度融合、有機結合。粗淺分析,當前掣肘、制約黨建成效的因素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在“誰能領”上合力不足。一方面,受年齡、文化等條件影響,村干部的能力素質不均衡,部分村支書、主任“一肩挑”的“頭雁效應”還不明顯,缺少以黨建引領各項事業的系統思維,在抓班子帶隊伍上面臨“不會管、不敢管、不常管、不善管”的困境。另一方面,目前村干部報酬還較低,僅靠微薄的工資收入難以保障現實狀況下的生活需要,在任期間的薪酬待遇、離任后的養老問題是村干部共同的“后顧之憂”,也致使一些年富力強的村干部“不安心”“不守心”村級工作,甚至中途“撂挑子”“甩擔子”,貽誤村級發展。加之農村黨員老齡化現象普遍,青壯年黨員多數外出務工,對流動黨員管理又缺乏剛性約束,致使黨內生活不經常、不全面,缺少斗爭精神,影響黨員的“雙帶”作用發揮,各盡其能、合力干事的“雁陣效應”還不明顯。
二是在“領什么”上靶向不明;鶎狱h組織的引領作用決定著鄉村振興的進度進程、內涵實效,是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關系,前進的方向是否端正、發展的基礎是否穩牢、惠民的舉措是否真切,都離不開黨組織這個“領扣”作用的領導、把關、定向,客觀上雖受制于一個村的基礎條件、資源稟賦和政策傾注力度,主觀上取決于基層組織的前瞻定位、醞釀決策和推進力度。抓黨建促振興,關鍵是要抓住切入點,找準結合點,在載體方式上機動靈活,才能行之有效地深化拓展,這就需要用辯證思維研判形勢,分析問題,在“領什么”上更加導向化、更加科學化、更加精準化。要對標五大振興的具體內容,立足于鎮情村情實際,找準發展癥結,分析內在原因,理清思路和頭緒,聚焦短板和薄弱,與時俱進,守正創新,既穩固和提升現有的發展基礎,又勇于探索不斷開辟新路徑,堅持長期有規劃、中期有目標、近期有任務,分步驟實施,分階段完善,一以貫之地推動落地,最終形成富有特色的振興成果。
三是在“怎樣領”上路徑不優。當前,鄉村振興尚處在探索起步階段,“摸著石頭過河”的從眾心理較為普遍,部分基層干部“心有熱情”但“胸無良策”,意愿美好但束手束腳,甚至一味等靠上級扶持政策,在鞏固銜接工作上感到茫然、困惑、無措,缺少“我要干”的主責、“怎么干”的主張、“加快干”的主動,加之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留守的多是婦女、老人,“空巢化”問題比較突出,這也對基層工作的宣傳引導、組織實施和管理服務增加了一定難度。尤其是在培育優化三產融合、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跟進完善基礎設施、深化治理構建和諧等方面,更需要加強和改進機制方式,探索實踐出既符合發展需求、又切合民情民意的可行路徑,以釋放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活力,讓鄉村振興觸手可及,充滿質感。
三、加強黨建引領的對策與建議
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就是要從發展角度入手,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讓黨建的引力、合力、內力轉化為鄉村振興的特色、成色、底色;通過凝聚共識,激發干勁,引導各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在鄉村振興舞臺上干事創業、建功立業,書寫屬于新時代的精彩答卷。
(一)聚焦思想引領,凝聚共識激發原動力。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核心在于人的思想問題。要做到謀定后動,有知無畏。首先要把黨員干部、廣大群眾的精神意志統一起來,形成目標一致、方向一致的思想“陣營”。政治站位要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以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為出發點,以實現共同富裕為目標,在謀劃、布局、推進、落實上善于調查研究,主動聽取群眾意見,既要把黨的主張一以貫之,也要把群眾意愿綜合采納,確保鄉村振興的各項策略更接地氣、更合民意、更暖民心。思維理念要新,干部層面要不斷加強政策業務學習,以“菜單式”培訓、“學業式”測評、“擂臺式”競賽、“定向式”述職等方式,多途徑、多樣化充電、蓄能,提高政策把握能力和運用水平;群眾層面要不斷加強教育引導,通過行之有效的宣傳方式,把“人心”聚攏聚齊,把“人氣”鼓足鼓旺,切實轉變只圖“眼前利益”和“個人利益”的小農思想,廣泛形成“為我發展”的大家庭意識和“我為發展”的主人翁意識。目標定位要準,要精心繪制、跟進完善鄉村振興的路線圖、明白卡,既不能好高騖遠、漫無邊際,也不能畏首畏尾、固步自封,本著解決“誰來振興”“靠什么振興”“如何振興”現實問題,通過組織聯合、資源聚合、工作融合,推動各類要素在銜接鄉村振興的戰線上匯聚、涌流、疊加,變群體“思路”為振興“出路”。在謀劃、規劃、計劃的過程中,要分類建立資源清單、需求清單、問題清單,弄清楚每一個村社的“底數”是什么、“短板”在哪里、“需求”有哪些。尤其是要列好資源清單,既要涵蓋土地、資金、項目等“有形資源”,又要涵蓋政策、人才、技術等“無形資源”,筑牢鄉村振興的“底盤”,做到有的放矢,運籌有度。
(二)聚焦組織引領,建強堡壘提振戰斗力。組織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動力源和領航器,要圍繞“引領什么”“如何引領”進行破題,堅持黨建系統思維,開展黨建賦能行動,形成“大黨建”推進“大振興”的制度機制。一是培優培強“領頭雁”。“群雁高飛頭雁領”,堅持重實干、重實績、重擔當的用人導向,把善謀善干、落實有力、公道正派、廉潔自律作為衡量標準,持續開展支部書記培優行動,分類建立履職情況動態考核和評價機制,對能力弱的定向培訓、結對幫帶,確保每名支部書記都成為抓黨建促振興的行家里手。二是管好用好“主力軍”。“單絲不成線,獨木難成林”。要更加注重兩委班子建設,加強溝通協作,優化職責分工,從嚴內部管理,發揮班子成員的主觀能動性,變“獨角戲”為“大合唱”,變“一把抓”為“聯動抓”;更加注重黨員隊伍管理,通過嚴肅黨內生活、開展設崗定責、量化積分管理、公開承諾踐諾等教育監督方式,切實解決部分黨員身份淡化、黨性弱化、責任虛化以及“言”而不“行”、“流”而不“動”等問題,同時加強后備干部培養和黨員發展納新工作,持續為基層組織注入新鮮活力。三是對標對表補“軟肋”。圍繞“兩強一好”示范體系建設和“七個標準化”創建要求,認真對照、深入研判每個支部的缺項弱項,通過“抓兩頭帶中間”,好的鞏固、中間提升、差的整頓,堅持嚴字當頭、實字托底、一村一策、精準用力,創建不達標不驗收,整改不徹底不放手,力求每一個村級組織都成為堅實有力的戰斗堡壘。要加大正向激勵措施,在穩步提高村干部待遇報酬的基礎上,建立正常離任村干部生活補貼分類增長機制(目前仍沿用2007年制定的補貼標準),探索實行在任村干部統繳養老保險制度,切實解決后顧之憂,讓村級干部有盼頭、有甜頭、有奔頭。
(三)聚焦人才引領,培引賢能擴展聚合力。鄉村振興,難點在人才,潛力和后勁也在人才,振興的事業呼喚創新的人才。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創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廣其途以儲之。硬實力、軟實力,終歸要靠人才實力。一要育好本土人才,大力開展“創業致富帶頭人”“新型職業農民”等培訓和認定,促進農村勞動力向質量型、技能型、經營型轉變,形成發現人才、培養人才、使用人才的良性機制,讓鄉土人才有“沃土”、能“吃香”,以眾多的“土專家”“田秀才”匯聚助力“三農”的實用人才隊伍。二要抓好筑巢引雁,建立健全鄉村人才引進激勵機制,以鄉情親情友情為紐帶,通過巧打“親情牌”“家鄉牌”“本土牌”,搭建在外人才資智助鄉的平臺,激活歸雁經濟,做優環境保障,促使“人才回歸、資金回流、創業回鄉”。三要搭好干事平臺。倍加珍視、倍加厚愛各類人才力量,多溝通交流、多鼓勁加油、多幫解難題、多激發斗志,讓才有所位、才有所業、才有所用成為才盡其能的創業“磁場”和出彩舞臺。管好用好駐村工作隊等幫扶力量,建立駐村干部實績檔案,強化考核管理,堅持嚴管厚愛,暢通優秀干部的流動、任用渠道,激勵黨員干部在鄉村振興主戰場干事創業、建功立業。
(四)聚焦產業引領,賦能增收顯現硬實力。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抓手。而目前農業產業發展普遍面臨“六難問題”(項目選擇難、資金注入難、主體培育難、品牌樹立難、市場營銷難、提質增效難),這是困擾和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最主要因素,也是提升黨支部功能、解決群眾“兩業”的最直接課題。要將產業文章做大做優,必須要在建鏈、延鏈、補鏈、強鏈上下功夫,發揮產業鏈條的延展、聚合作用,推動產業建設向科技化、規;藴驶、品牌化、集群化發展。具體要做到四個深化:一要深化聯結機制。堅持支部引領.村社合一,在選定擇優產業項目的基礎上,以發展村集體經濟為主導,積極培育“產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強化技物服務,突出利益聯結,將組織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人才育在產業鏈、農民干在產業鏈。二要深化產業延鏈。全面推行“一產業一鏈條一體系”模式,依托區域內龍頭企業,延伸產業產加銷體系,對產業基礎薄弱的村抓帶動、強“孵化”,對產業基礎好的村抓共建、強“培優”,力爭實現產業聚合、抱團發展、無縫銜接、共建共贏。三要深化三產融合。堅持因地制宜,發揮產業聯盟作用,通過政府主導“政策引”,村社主體“合力推”、龍頭企業“橫向帶”、技術服務“縱向領”、合作組織“利益聯”,促進農業與鄉村旅游、飲食民俗、文化康養、電子商務等產業深度融合,形成互為促進、互為依存的發展格局。四要深化營銷機制。用好抖音、快手等帶貨宣傳平臺,培育“鄉村網紅”參與農產品營銷,讓手機、網絡成為助力產業發展的“新農具”。積極推動農業與電子商務、創意經濟等接軌并行,逐步實現鄉村從主要賣農副產品向更多賣風景、賣文化、賣體驗轉變,促使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不斷拓寬產品銷路和群眾增收門路。
(五)聚焦文化引領,多元治理構造驅動力。鄉風文明是治理有效的前提和基礎,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動力和保障。一要塑形更鑄魂。堅持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一起抓,不斷改善和提升群眾精神風貌和生活品質,在潛移默化中激發內生動力,增強發展后勁。要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融合推進“舉旗幟、聚民心、興文化、樹新風”的教育引導工作,搭建好宣教載體,運用好“無形”抓手,讓人民群眾普遍認同、廣泛認知,成為根植人心的價值追求和行動自覺。二要固化更內化。注重保護和傳承農村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進一步滿足新時期群眾向往的精神生活需求。精心對接鄉村旅游,挖掘發展地域文化,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促進農文旅深度融合,進一步放大文化科教的時代價值和育人特質。鼓勵干部群眾參與禮儀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同時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以文化人的濃厚氛圍。三要建制更善治。與時俱進修訂務實管用的村規民約和自治章程,積極探索和改進教育懲戒機制,著力解決“訂”而不落實、“約”而不遵守的問題。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充分發揮網格化基層治理體系作用,暢通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及時排查和妥善化解社會發展中的不穩定因素,確保社會大局充滿活力、安全穩定。
(六)聚焦機制引領,真抓實干加大推進力。鄉村振興的難度不亞于脫貧攻堅,更需要全黨動員,全民發力,唯有靠真抓實干,久久為功。一要擰緊責任落實的“壓力閥”。始終把推進鄉村振興作為統攬三農工作的重心,作為“國之大者”的頭等大事,保持戰略定力、政治定力、目標定力。強化壓力傳導、責任夯實,堅持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干給一級看,引導各基層黨組織主動作為。二要繪制目標任務的“作戰圖”。緊扣五大振興的內涵要求,分級分類制定可操作、可實現的任務清單、項目清單,定人員、定事項、定目標、定責任、定時限、定標準,同步建立進度臺賬,及時研究解決問題,確保開局即破局,起航即領航。三要嚴實發展質效的“成績單”。本著尊重發展規律、尊重現實需要的原則,不貪大求洋,不好高騖遠,不盲目自信,不搞花架子,不放“空頭炮”,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杜絕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一切以惠民利民、群眾滿意為檢驗標準和終極目標。四要用好考核激勵的“指揮棒”。將鄉村振興所賦予的時代使命作為“兩強一好”示范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實行全程式、多方位、動態化考核評價機制,既看實干實績的結果,又看社會評價的反響,對每一個基層組織、每一名黨員干部的作為和貢獻“過篩子”“擠水分”,真正考準考實考嚴考全,讓力量凝聚在黨旗下,作用發揮在主戰場,形成接續開啟鄉村振興新局面的磅礴之勢。
(作者系旬陽市雙河鎮黨委書記 )